如何判断试用期约定对了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4 15:46:06 485 人看过

判断试用期是否约定正确的标准规定在如下法律条文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28日 20: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试用期相关文章
  • 法律禁止2次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该如何约定
    劳动合同期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试用期限如何约定《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法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度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应确定的。试用期有上限,没下限,甚至可以约定不需要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
    2023-05-04
    324人看过
  •  私企老板如何应对试用期员工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约定了试用期,劳动者可以向企业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如果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您认为用人单位违反了本法规定并约定了试用期,您可以向该企业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如果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违约怎么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在正式聘用前对劳动者进行考察和筛选的过程。试用期违约是指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或者劳动合同等,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11-09
    307人看过
  • 如何判定对方违约
    一、如何判定对方违约合同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约定履行;或者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认定合同违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二、合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1、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2、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违约金一般都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
    2023-05-03
    307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一个约定是预约还是本约
    一、如何判断一个约定是预约还是本约(一)是否须另外订立买卖合同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究竟是买卖合同本约,亦或是买卖预约?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如果当事人的意思不明,则应通观合同全部内容决定之。(二)交货付款义务是否直接发生(三)违约时对方作何请求请求违约方履行订立合同的义务(然后再要求依所订立的合同履行交货付款义务),为买卖预约;请求违约方履行交货、付款的合同义务,或者以不履行交货付款义务为由追究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合同,为买卖合同本约。(四)区分买卖预约与买卖合同附条件(期限)须待一定条件成就或一定期日到来,买卖合同才生效,才“终局的直接发生”各自交货付款的权利义务,属于买卖合同附生效条件、买卖合同附生效期限。二、预约的由来是什么预约,是使当事人间产生将来订立本约(正式合同)之债权债务的合同,其标的是在一定期限内缔结本约。早期的买卖合同属于要物合同(实践合同),须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作为合同成立
    2023-06-15
    236人看过
  • 二审笔试后如何判断
    法律综合知识
    第二审笔试结束后,如何审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判结束后分别审理下列案件:和原审无罪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刑事案件,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直接改变判断。有两种情形:(一)原判决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变更判决。(2)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后直接变更判决。还押重审。有两起发回重审的案件。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第二,发现有违反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程序之一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包括:(一)违反公开审判的有关规定;(2)违反制度;(3)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构成犯罪是违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诉讼
    2023-05-07
    172人看过
  • 违约时间如何判断
    一、违约时间如何判断违约时间判断通常由双方自行协商后确定,法律上没有规定违约时间的标准。但是,一般情况下,违约时间的标准应当与一方违约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来确定。二、违约金如何确定损失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只要一方违约,即使没有给对方造成损失,违约方也要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三、双方违约确定违约责任的因素有哪些在确定各自的过错时,需要综合考虑有关因素来判断,这些因素主要是:(一)过错种类。即当事人的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故意
    2023-05-03
    208人看过
  • 对于吸收犯如何判断认定
    吸收犯是事实上有数个不同行为,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而只成立一个罪名的犯罪。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前后行为在性质或程度上有轻重差别时,重行为应当吸收轻行为;(二)实施行为吸收预备行为。有预备行为又有实施行为时,预备行为为实施行为所吸收;(三)主行为吸收从行为。某人在干共同犯罪中,开始为从犯,后来成为骨干分子。吸收犯依照吸收行为成立后的罪名论处,不适用数罪并罚。一、吸收犯的特征是什么?(一)数个相互独立的犯罪行为的存在,是吸收犯成立的前提条件。吸收犯是数个犯罪行为之间的吸收,如果只有一个犯罪行为,便无吸收的必要。吸收犯的数个犯罪行为应该是独立的。(二)吸收犯所具备的数个犯罪行为,均发生在一个犯罪过程中。这是吸收犯的本质特征。吸收犯只发生在同一犯罪过程中的数个行为之间。所谓“同一犯罪过程”,包括三个涵义:1、主观。基于一个确定的犯罪故意,这是吸收犯的主观特征。行为人实施的
    2023-03-24
    318人看过
  • 为避免劳动纠纷,试用期如何约定?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劳动者,新入职一家用人单位,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平稳度过试用期。“试用”是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以便能确定这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试用期”是指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期间,看劳动者是否合适该工作。试用期一般是劳动者新入职一个单位的岗位后,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不太了解,所以会先设置一定期限作为试用期,用这段时间来观察和考核劳动者是否满足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律师补充: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试用期,有些试用期是一个月,有些试用期可能是1到3个月,是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而定,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出众,也可以要求公司把试用期缩短。试用期是一种考察期,是在员工与用人单位相对不
    2023-05-07
    473人看过
  • 单位应当如何与员工约定试用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即如果公司坚持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那么劳动合同的期限最少在三年以上。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合同一年一签,那么第二次签订劳动合同时,将不允许再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3-06-18
    497人看过
  • 已经约定了试用期还能够延长吗
    一、已经约定了试用期还能够延长吗一般是试用期不能够延长。但如果劳资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且延长后的试用期仍在法定试用期期限内的话,那么还是能够延长。《劳动合同法》第19条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其目的在于确保用工稳定性,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不可单方任意延长劳动者的试用期,但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适当延长试用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二、试用期
    2023-06-16
    404人看过
  • 怎么约定试用期,约定试用期的时间是多久
    怎么约定试用期,约定试用期的时间是多久(一)限定能够约定试用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短期限,并且在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将试用期细化。具体规定是: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三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这是针对用人单位不分情况,一律将试用期约定为六个月,的具体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合同期限长短不是约定试用期的唯一参照。(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就涉及到对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性质的理解,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在录用劳动者时的试用期内这些情况已经基本搞清楚了。(三)为遏制用人单位短期用工现
    2023-04-21
    130人看过
  • 只约定单独的试用期,如何计算合同期
    只约定单独的试用期,计算合同期的方式:该试用期不成立,约定的试用期期限,应当认定为合同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约定试用期,且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一、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一般签几年合同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一般签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合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二、试用期间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吗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一、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三、
    2023-03-22
    343人看过
  • 过了试用期如何转正
    一、过了试用期如何转正过了试用期一般会自动转正,合同试用期到了,如果劳动者符合用人单位的录取条件,则自动转正;如果不符合,则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劳动者;但过了试用期后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的,则不能以此为由来辞退劳动者。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二、试用期转正申请书试用期转正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姓名、入职时间;所在的部门和工作岗位;本人申请转正的原因,本人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以及申请批准转正的意思表示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
    2023-06-04
    50人看过
  • 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太长了赔偿吗
    1、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太长了要赔偿,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期限,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试用期已经履行了的,要支付赔偿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比如:小张与公司签订了二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30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3500元。这就是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的案例。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本案中小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按照法律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
    2023-08-17
    20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试用期
    词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更多>

    #试用期
    相关咨询
    •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和试用期的,应该如何理解?如何约定试用期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5
      根据《高级汉语词典》的解释,“试用”是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以便能确定这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试用期”是指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期间,看是否合适。《劳动部办公厅对的复函》对试用期作了如下的定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
    • 国家对于试用期工资约定是如何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9
      对于试用期工资约定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
    • 如何约定试用期的约定期限为多少?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7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
    • 如何判断劳动者是否处于试用期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28
      劳动者是否处于“试用期”从以下几点确定: 1.试用期长度的法律规定及适用情形;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超出法定试用期的期限,不属于“试用期”;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期限。 2.关于延长试用
    • 怎样判断试用期过了签了合同?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14
      1、签不签合同这要看具体公司,但是法律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