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医疗纠纷家属可以选择与医疗机构协商,书面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第四十三条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失性医疗纠纷和非过失性医疗纠纷
根据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无诊疗护理过失,可把医疗纠纷分为过失性医疗纠纷和非过失性医疗纠纷。
有过失医疗纠纷,即指病人的伤残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所致;但病人及家属与医疗单位对这种不良后果的性质程度以及处理结果等存在不同看法而引起的纠纷,它包括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但2002年4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条规定,自2002年9月1日起,原来为医疗差错的情况被列入到医疗事故的分级当中,对医疗差错的处理统一按医疗事故处理。
无过失医疗纠纷,是指虽然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了病人伤残或死亡的不良后果,但这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并非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病人或其家属误解导致的医疗纠纷。它包括医疗意外、并发症、诊疗过程中的破坏事件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
家属存在疑问家属该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81人看过
-
患者如何应对医疗纠纷,遇到医疗纠纷患者家属应该怎么做
165人看过
-
医疗问题纠纷如何举证?
497人看过
-
医疗问题如何处理
273人看过
-
离婚纠纷中孩子的处理问题应如何应对
134人看过
-
家属该怎样处理医疗纠纷
258人看过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
医疗问题纠纷处理方式(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021.能充分发挥作为中立调解人的专家在纠纷解决中的有效作用。 2.以协商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使医患双方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参与纠纷的解决。 4.有利于保守患者个人隐私和秘密。 5.当处理新的技术和社会问题时,在法律规范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变化的灵活的纠纷解决程序。 6.允许当事人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灵活、快速地解决纠纷。
-
医疗纠纷赔偿后医疗家属应该如何维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25生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有三种解决途径: 1、与医方协商解决。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选择侵权之诉或违约之诉,在举证责任、归责标准、赔偿范围上均有不同,患方应
-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医疗纠纷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2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下列事项: (一)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 (二)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 (三)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
-
如何和医院谈判医疗纠纷问题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5医疗纠纷跟医院谈判的方式为:了解以下注意事项后,最好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与医院进行谈判:了解医院的过错方面;确定院方的损失赔偿区间;谈判的心理底线价位。
-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医疗责任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6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医疗纠纷发生时,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