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银行放贷一般是年初容易年底难,现在虽然是年初,但贷款政策并未较去年底有放松。
中介为促成交,往往会承诺购房者可做高额房贷,但具体怎样是银行说了算,所以不可轻信中介承诺的低首付。
>>课堂提问
读者陈小姐:我看中一套总价92万的二手房,中介说评估价可到100万,那么最多可贷到80万,首付只需要准备12万就行了,相当于才1.3成,但不知道是否可信?
>>课堂答疑
现在的房贷政策没有改变,还是按照去年银监局的要求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这是深圳各家银行给记者的回复。他们都称现在能获得2成首付、7折利率的,只有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非改善型的二套房及多套房,首付至少要4成。不过,二套房利率是否还有下浮优惠,则各银行表述略有不同,如建行和中行至少要在基准利率上浮10%,而工行和深发展则称根据国务院131号文规定贷款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利率等由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按风险合理确定,还可能适度下浮。
至于中介所说的通过做高评估价获取更多贷款,银行人士都称很难行得通,因为已经从去年底开始严格把关,新年也没有放松。
事实上,基于房价高位的风险防范,现在银行对房产的评估价做得很低,按照评估净值(即在评估值基础上扣除所有税费之后)乘以0.9甚至0.8来计算。例如陈小姐所说的总价92万成交的房子,银行评估下来可能只算73.6万,那么以此算最低首付两成,首次置业者的最高贷款额度才58.9万,那么首付需要30多万。深圳市融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一市场经理说道,她称尤其是一些跟风上涨、交投旺盛的片区,银行评估价会据此下浮,那么即使首次置业者也要做好超过2成首付的准备。
>>特别提醒
中介为促成交,往往会预先承诺购房者可做高额房贷,但具体能否贷到款还是银行说了算,所以不可轻信中介承诺的低首付,而且最好在签约时附加条款,约定如果银行批贷额度达不到多少,买卖双方可解除合同,互不追究违约责任等。
同时,签订《首期款监管协议》的时候就要问清楚银行可以贷到多少,如果不行立即换另一家银行做资金监管,因为现在各银行基本上都严格要求按揭客户同时在此做资金监管。
-
租房辨清陷阱谨防中介忽悠
290人看过
-
投保谨防“三大忽悠”
157人看过
-
辨清陷阱谨防中介忽悠当好房东不简单
63人看过
-
购房时谨防哪些忽悠术
327人看过
-
购房知识锦囊找中介购买二手房谨防被忽悠
489人看过
-
支招:家庭装修谨防被忽悠
455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中介忽悠贷款买房怎么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3用虚假购房合同和首付发票骗取公积金贷款属于违法行为。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范围包括以下8种情况: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辞职、辞退、开除等与单位终止人事或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或出国出境定居的;偿还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借款本息;家庭成员(夫妻、双方父母、子女)重大疾病、不可预见重特大事故,且经相关职能部门认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无自有产权房屋且房屋租金超出家庭工资收入50
-
买二手房被中介忽悠银行卡注销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我是被卖家故意拖延提供资料,中介隐瞒我“贷款肯定马上能批复”,结果等到1月4日被退还贷款资料。到现在还没过户,超过过户时间,但贷款到帐时间还没到。我明确说过我给未付款的利息《尽管我无过错无违约,因为规定由中介全程操作》。可是上家就是想吞我30万,故意捣乱想让我贷不了款。和这个卖家比起,人与人比起怎么有那么大的区别呢? 我还在等贷款批复中,而卖家在不断的破坏中。我现在心情象是在等审判结果。谁能好心帮
-
忽悠中介骗取中介费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9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房屋中介促成合同签订的,可以收取居间服务费,而居间服务费用多少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三条【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
-
交房被中介忽悠开门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5你的情况大致我已经了解,就你咨询的情况我要和你核实几个问题,以便于具体给你合理的分析建议,你们的购房合同签订没有,何时交房,你们成立业主大会没有?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案件关键信息无法确认。
-
中介忽悠合同是否有效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7不是有效的,因为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具备以下要件就是有效的: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