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因为辞退劳动者有合法辞退和非法辞退两种,所以工作10年以上的劳动者出现法定情形的,是可以辞退的,如果是非法辞退的,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相关法律规定(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上面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26年工龄和31年工龄退休工资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随国民经济增长10年工龄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
2、工龄工资含工龄随着工龄的增长,每年30元。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所得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月份及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5、特优津贴若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员工患癌,单位能否依法解雇?
430人看过
-
工伤后单位是否可以无限制解雇员工?
79人看过
-
员工旷工行为是否足以解雇单位
343人看过
-
企业能否在孕期解雇员工?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雇孕期员工?
308人看过
-
单位是否可以仅凭员工旷工来解雇他们
219人看过
-
员工在工伤后,单位是否可随时解雇?
55人看过
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 更多>
-
员工应聘作假单位可否解雇员工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5职工应聘作假单位可以依法解雇。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
怀孕期间公司是否可以依据员工手册规定解雇员工?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3在怀孕期间,任何企业都不得违反规定与当事人终止劳动合同并进行强制性解雇。如果任何单位未经授权执行此操作,那么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两倍的经济赔偿薪酬,并且还需要向当事人支付足额的生育补贴以及与生育相关的手术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对于已经办理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这些生育费用将由生育保险基金承担支付责任。
-
员工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可以解雇员工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9员工不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雇,不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就业条件;(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私人欺诈,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4)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拒绝改正;(5)劳动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款无效;(6)依法追究刑事
-
经过多年工伤后,单位是否能够解雇员工?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7在工伤职工与雇主协商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务必遵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工伤职工在工伤事故中的伤残程度及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对其劳动关系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若工伤职工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雇主将无法单方面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尽管职工已失去工作能力,但雇主仍需维持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并按照工伤保险基金的规定,每月向其支付相应的伤残津贴,直至达到法定退休
-
单位因并网解雇员工能否要求赔偿?员工工龄3年,未签劳动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1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该法的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换句话说,只有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提出要求解除合同,但用人单位并未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那么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