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认定公司没劳动合同的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在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可以通过签到表,工资卡,工友证明等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单位可以自受伤起一个月申报工伤,单位不申报的劳动者及其家属可以在受到伤害之日1年内申报工伤。
没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也是可以的,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可以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工伤赔偿难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对策略
205人看过
-
未签合同的员工困境: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及应对策略
65人看过
-
应对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决策略
293人看过
-
工伤权益保障指南:未签劳动合同的应对策略
358人看过
-
应对劳动合同欺诈问题的策略
155人看过
-
离职后未签劳动合同的权益及应对策略
392人看过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更多>
-
老板未签劳动合同,工资未按时发放应对策略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如果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另外,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
-
网签备案房屋的实施难题及应对策略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1首先,在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布的房屋买卖合同标准格式文件中,必须严格遵循其规定,并且要根据文件中的每一项具体要求和细节,认真细致地进行填写。 其次,必须关注合同条款中双方当事人所填写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其中的权利与义务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务必仔细审核发展商是否持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已取得此证,那么通常情况下,发展商也具备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工程许可证等。这是购房者能否顺
-
员工劳动仲裁应对策略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1当公司遇到员工提出劳动仲裁时,该怎么做呢?首先,公司应该尝试与这名员工坐下来进行良好对话,以尽可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公司可以寻求当地劳动部门的帮助,让他们成为中间人尝试调解此事。如果最终仍无法解决,则必须走劳动仲裁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积极配合劳动仲裁部门,提交答辩书,并参加庭审。当然,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公司还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解决争议,那就是向人民法院
-
网贷还款出现困难:应对策略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9首先,贷款机构可能会不停地催促还款,而且这个时间段可能会持续很久; 其次,如果借款人起诉,向法院申请保全资产的可能性很大,包括房产、汽车、存款和股票等; 第三,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催收费用,可能会申请执行其工资收入,但会扣除基本生活费用; 第四,除非涉及故意诈骗或提供虚假资料申请贷款,否则借款人一般不会被判坐牢; 第五,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偿还贷款,借款人可能会被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
-
工伤认定:如何进行申报,未签订劳动合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规定,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需要提供符合以下条件的证据:首先,劳动者需提供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其次,劳动者应提供证明自己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证据;第三,劳动者需提供证明工伤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或因工作原因的证据;最后,劳动者应提供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个人提供的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工资报酬的领取证明(银行卡、工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