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有哪些法定假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18:10:23
90 人看过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假日包括国际劳动节、春节、元旦、国庆节等。劳动者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假日具体有哪些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根据风俗习惯,统一安排的放假时间。国家法定节假日分为全民和部门公民放假。全民放假的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部门公民放假的节假日有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还有少数民族的节假日,按照其民族的习惯统一安排放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定节假日列表:我国有哪些节日属于法定节假日?
209人看过
-
我国法定节假日劳动者有工资吗
167人看过
-
我国劳动法婚假有哪些规定?有什么变动吗?
253人看过
-
我国对于劳动法病假有哪些相关规定
455人看过
-
法定假日及国家劳动法放假规定标准
461人看过
-
国庆法定假日休几天,法定假日有哪些
36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最新文章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根据劳动法规,我国在法定假日1天以内放假的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3(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
国家有哪些休假法定假日的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30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工人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法》规定,一是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制度,二是用人单位应保证工人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施前款规定,经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实施其他休息方式;第三,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安排工人休假:(1)元旦;(2)春节;(3)国际劳动节;(4)国庆节;(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第四,国家实行带薪
-
春节假期是法定节假日吗,我国有哪些法定假日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07春节假期是法定的节假日,每年国务院假日办公布放假日期。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我国有哪些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
-
什么是法定节假日,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安排,我国法定节假日如何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4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安排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有明确规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
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加班节假日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30试用期员工,法定节假日加班,也是按3倍支付加班费;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