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法律要求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31 22:18:40 84 人看过

一、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法律要求

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法律要求是:

1.年龄条件。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还没有被允许从事大众化的劳动,但是对于特殊的情况,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其也可以成为劳动者。

2.体力条件。体力条件是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基本要求,这主要指健康条件。

3.智力条件。劳动法所确定的智力条件和民法典是不同的,民法典规定的智力条件只是精神健康与否,而劳动法的智力条件除此之外,还包括文化条件和职业技术等方面。

4.行为自由条件,即自然人是否具有人身自由。

二、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

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

1.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5.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6.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7.其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8日 10: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劳动局要求雇主解决劳动者工资拖欠问题
    在法律上面没有数额限制,如果协商要工资不成功,就可以找劳动局投诉他。如果是公司企业拖欠工资,应该直接向公司索要,拖欠工人工资这样的事,现在国家政府有法律规定,属于违法犯罪,必须发给工人工资,严格处罚违法的公司企业。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多久才可以向劳动局举报关于工资拖欠多久可以去劳动局举报,法律并未具体规定拖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应该以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为发放工资。约定日期没有发放的就属于未及时发放工资。只要是拖欠工资就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再提起仲裁申请,其权利将不受法律所保护。《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
    2023-07-15
    303人看过
  •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是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具体说来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条件,才能签订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和个人都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一、员工要求自行缴纳社会保险是否可行首先,签订哪种合同根据实际用工形式决定而并非由员工是否同意缴纳社会保险来决定,用工风险并非来自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其次,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二、劳务合同就是劳务派遣合同吗一)从法律意义上讲,劳务合同和劳务派遣完全是两回事,劳务合
    2023-06-22
    61人看过
  • 具体要求: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劳动者提交辞呈不一定导致解除劳动关系案情回放:原告宋某于2007年2月在被告北京某建设公司任经营部副经理;4月13日,宋某向被告公司提交辞职书以感到身体状况不佳、身心俱疲,难以继续担任本职工作,要求辞去经营部副经理一职,公司称,宋某自提出辞职后未再上班,故双方的劳动关系于5月14日解除,解除原因为宋某单方提出辞职。宋某称其提出辞职只是一个意向,法律并没有规定30天后一定解除劳动关系,并提交被告公司6月5日向其发放的一份告知函,该告知函系被告公司通知原告解除劳动关系。宋某同意解除劳动关系,认为双方于6月5日解除劳动关系;另提交一
    2023-07-05
    358人看过
  •  劳动者依法要求双倍工资的时限
    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具体来说,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超过一个月,则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因此,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上情形,并在符合条件时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在下列情形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一是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超过一个月,则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在 哪 些 情 况 下 , 劳 动 者 可 以 要 求 用 人 单 位 支 付 双 倍 工 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况主要包括:1.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
    2023-09-08
    236人看过
  • 学生是否具备劳动主体资格要细分
    案例回放应届毕业生签三年合同工作三月企业拒付工资王某是某大学药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于2011年7月毕业。2010年10月王某得知某医药公司正在招聘营销员,就前去应聘。王某在求职人员登记表中登记其为2010年应届毕业生。经过笔试及面试,该单位最终同意录用,并与王某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合同约定,录用王某为营销员,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标准不低于同工种同岗位职工工资的80%。然而,王某在单位工作了三个月后,单位并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王某工资,王某多次找单位交涉,单位一直不予理睬。前不久,王某向朝阳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申请调解。案件分析问题1符合求职就业条件应有劳动主体资格法律对在校学生就业有哪些方面的规定?在校生具不具备劳动主体资格?朝阳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将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意见》中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
    2023-04-25
    399人看过
  • 对借款方的主体资格要求有哪些?
    在一般借贷关系中,法律对借款合同的主体资格没有特殊的限制条件,只要符合合同主体的一般规定就行。但是,依据我国有关金融机构的法律规定,从事商业贷款业务的,只能是依法设立、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各种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除此以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都不能从事商业信贷业务,也就不能成为借款合同中的贷款人。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2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即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是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贷款人;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9条的规定,除非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之外,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就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而言,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0条的规定,下列人员和机构就不是商业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对象: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书、
    2023-04-30
    47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变更公司主体,劳动者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合同主体变更属于重大事项改变,需要和员工协商,员工不同意续签,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补偿。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如果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辞退是提前一个月通知吗公司辞退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一个月计算方式为自然月。用工单位提出与劳动者解除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
    2023-03-08
    283人看过
  • 卫生部:劳动者可主动要求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在原《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11月22日,卫生部日前制定《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办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还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在原《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一是为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充足、便捷的职业健康检查,针对部分县(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增加了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规定。二是强化政务和院务公开,增加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分别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地址和工作程序等规定。三是
    2023-06-09
    431人看过
  • 非主体资格者签署的合同是否合法?
    没有主体资格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分情况判断。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合同无效;如果是无权代理,需要被代理人追认后才生效,构成表见代理的,合同有效;无权处分的,经过追认的或事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没有报建的监理合同是否有效没有报建的监理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监理在项目没有立项报建的情况下,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并出据文字资料,这时监理发出的有关质量和安全的监理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为施工单位施工本身就是违法施工,监理合同专用条款第一条就是监理依据,未立项报建就开始施工,是违反建筑法的,是没有监理依据的,所以监理也就没有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3-07-02
    243人看过
  •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大学生的身份及资格
    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通常又被称为职工、雇员等。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只有在满足了年龄、健康、智力、行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后才能成为劳动法主体,即劳动者。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规定为十六周岁,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为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外,任何单位都不得与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发生劳动关系。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对于在读大学生而言,一般观点认为,在校学生在行为自由方面受限,一般不得成为招工对象,仅在寒、暑假期间可被招为兼职工作人员。劳动法对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规定劳动法对工资的规定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支付的形式:法定货币。不能用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工资。2.工资支付的对象: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以由其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
    2023-07-19
    151人看过
  • 法律援助对律师资格的要求
    法律援助律师资格:受聘于法律援助机构或政府其他部门,通过了全国法律职业资格的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律师执业资格证书,专门从事法律援助事业。取得执业律师资格,并向司法局申请,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接收就可以成为法律援助律师库里面的候选律师。法援中心接受请求援助当事人的请求,分派给具体的律所,由律所委托援助律师。民事案件法律援助条件是什么,法律援助的范围是什么民事案件法律援助条件是什么,法律援助的范围是什么事法律援助的申请人须符合两项条件:1、基于合理的理由参与诉讼;2、财产状况必须符合法律援助法律、规章的规定。而诉讼理由是否合理、财产状况是否符合要求,由各级法院来判断和执行。法律援助的范围是哪些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
    2023-07-19
    158人看过
  • 劳动者要积极主动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有的劳动者认为根据这一条规定,尽量避免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就能够得到双倍的工资。但这种理解曲解了立法原意。立法者制定此条的目的是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以书面形式明确下来,在出现劳动争议时便于协调和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实践当中,有一些劳动者就是因为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明晰,在出现劳动争议时自身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签书面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是为了惩处其不法用工形式,劳动者切不可以此作为赚钱手段。事实上劳动者如果这么做可能失去更大利益。因为劳动合同中不仅规定工资内容,还会涉及到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条件、福利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权益,如果仅为获得双倍工资而不签订书面合同,劳动者可能要遭受更大利益损失。一、无固定期限合同对劳动者来说
    2023-03-22
    300人看过
  • 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要求主体资格吗?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保险诈骗罪的同伙,构成妨害作证还是保险诈骗共犯?案情:2001年11月10日,被告人张某某经营的货车给货主林某拉桔子到漳州诏安。次日凌晨2时许,车由无证的林某某驾驶至漳州平和诏平线路段发生翻车事故,造成林某某当场死亡,车上的张某某、陈某某、林某某三人不同程度受伤。当日上午,福建省平和交警向被告人陈某某和被告人张某某作笔录,被告人陈某某如实陈述了发生事故的经过。当日下午,伤亡人员的家属林某某、吴某某、张某某、许某某等相继赶到了平和县医院后,得知当时车由无驾驶证的林某某驾驶
    2023-08-04
    151人看过
  • 严格按法律来确认借款人的主体资格
    按《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规定,可以签订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必须为具有签约主体资格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分公司较多,有一部分是没有法人资格的,有一部分的经营活动是在集团公司授权下进行的,所以,确认合同主体资格非常重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而借贷合同签订后,合同主体常常发生变化,是把签订合同的一方主体列为被告,还是把已经变化的主体列为被告,或是把其他主体列为被告,就成了诉讼方式解决借贷合同纠纷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能明确诉讼主体,错列或漏列被告,都有可能造成诉讼失败,如诉讼驳回、原判被撤销、发回重审、再审等。一、借款和欠款有什么区别欠款是债务人因买卖、保证等行为产生的债务(欠
    2023-03-25
    43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劳动者年龄是多大,劳动者主体资格如何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3
      年满16岁的公民,就有权从事劳动了。只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具备了独立劳动主体资格。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规定如下: A劳动者年龄审查;用人单位应要求劳动者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核对,然后让其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一致,由某某提供”并签名确认。 B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用人单位应让劳动者提供学历、资格的原件及复印件,并让其签字确认提供证件是真实的。同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的工作
    • 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5
      (一)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 1.劳动者需年满16周岁,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用人单位有用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 1.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 劳动者要求加班,支付加班费的实体举证主体是劳动者主体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7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 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也就是说,只有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用人单位才需要支付加班费。因此,对于是否需要加班的,劳动者就应该要对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加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是什么意思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4
      一、劳动法主体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关系的一方的用人单位必然是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某些用工中也可以作用人单位。从上述规定来看,直接排除了个人、或未登记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可能。 二、员工在就业时应注意用人单位是符合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主体资格,并不是所有名称叫厂、公司的就办理过营业登记。如果没有登记就不可能构成用工主体,那么劳动
    • 关于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09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