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早期可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2、有机溶剂:
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脏水、原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3、物理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对接触者的健康可能产生损害。
4、其它有害因素:
高温、粉尘、净化车间空气污染、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行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几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10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病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病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等级一般、较重、严重是怎么划分的
(一)、按诊断划分
3.7诊断
3.7.1职业性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组织器官受到工作场所毒物的毒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3.7.2职业性急性中毒occupationalacutepoisoning
短时间内吸收大剂量毒物所引起的职业性中毒。
3.7.3职业性慢性中毒occupationalchronicpoisoning
长期吸收较小剂量毒物所引起的职业性中毒。
在慢性中毒病程中,有时可出现临床表现的急性发作。例如,慢性铅中毒时可有铅绞痛急性发作。
(二)、按严重性划分
5分级标准
5.1轻度中毒
出现接触毒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轻度中毒损害的临床表现者。
5.2中度中毒
中毒严重程度介于轻、重度中毒之间者。
5.3重度中毒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出现吸收毒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者;
b)出现吸收毒物所致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者。
c)急性中毒留有较重的后遗症者。
(三)、按事故类别划分
第二条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按危险度(评价)划分
安全、轻度、中度、重度。
-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
58人看过
-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分类共几种
480人看过
-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10人看过
-
你身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98人看过
-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355人看过
-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
482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职业病危害包括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 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
-
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3用人单位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
高处作业的危害因素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17高处作业可能会出现安全危害。高处作业存在主要的危险因素:1、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2、施工作业人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或生理存在缺陷,年龄偏大从事高处作业;3、高处施工作业人员酗酒,施工作业人员、监护人缺乏必要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能,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培训和安全教育,应变能力差。
-
化学职业毒物和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有何危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30一、什么是职业性有害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病的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刺激性毒物,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光气、氯化氢、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气、硝酸蒸气、高分子化合物等;血液性毒物,如苯、苯的硝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亚硝磷
-
那么物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0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适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