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粗略判断
北京土地资源的宏观数量如下(为便于进行概要分析,本文中所引用的多为取整数据):北京市国土面积16410平方公里,从用途管制角度看:第一大类是农用地,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约7000平方公里,耕地2300多平方公里;第二大类是建设用地,3200多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约1200平方公里,此类用地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重点;第三大类是未利用地,2100多平方公里。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判断建设用地集约程度:
人均占地标准: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约1500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约300万人。城镇村建设用地约240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约900平方公里,若考虑300多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居住就业主要分布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则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乡村人均建设用地为300平方米。由此可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和产业用地,应当成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重点。
建筑容积率:北京市城镇房屋总量约5亿平方米,平均毛容积率0.4多一点;中心城中心地区约300平方公里范围内,约有房屋建筑3亿平方米,平均毛容积率为1。在中心地区,单体公建容积率高达10以上、住宅小区容积率高达4以上的项目屡见不鲜,局部地区建筑密度过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已经非常突出。在总体规划层面,要充分考虑城镇建筑用地体系结构优化和布局空间合理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基础作用。
城市交通: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50万辆,全市市域交通用地约300平方公里(公路、铁路、机场等),与交通设施有关的建设用地合计超过500平方公里。合理的交通密度和街区可达性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有力保障;反之,过于偏重快速过境交通系统建设,跨区域的选择多了,引导人们更倾向于自驾车出行方式,也可能引起能源浪费,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更大。应该重视步行和非机动交通系统的节能、节地效果,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模式的合理出行里程和服务半径,也应当系统研究。
人居环境: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生态环境。在本规划期内,要不断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从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产业结构、交通和能源结构、水资源等状况统筹考虑,积极构建绿色空间体系。
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城乡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是决定土地能否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规划应坚持城镇发展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积极推动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现有设施潜力,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应当更加注重服务半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关联协调,统筹中央及北京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
以科学的规划编制方法落实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全面落实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必须在规划编制方法上积极探索,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功夫:动态规划要依据经批复的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快编制完成区县、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并依据各级土地利用规划,落实年度执行计划。其次,必须建立反馈修编机制。要注重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综合性规划紧密衔接,共同指导下位规划科学编制,及时掌握执行层面信息,积极研究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加强调控能力建设。
立体规划权属管理:立足于城镇地籍调查和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成果,在确权发证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规划,深入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更好地承接人口和产业发展需求,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用途管制: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类的社会经济效益,控制规模与合理布局并重,科学确定不同地类的集约用地标准。同时加强空间管制政策引导,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完整性,改善城市公共安全,优化城市功能,综合基本农田保护、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宜建设区,科学指导建设开发行为。
市场调节:城乡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市场,在规划编制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探索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新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实施。在实施中,要重点把握好建设用地供应时序,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土地升值边际效应与政府土地收益,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北京市年均竣工建筑总量已达3000多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建筑总量在13亿平方米左右,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平均毛容积率可达0.6以上。要结合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地考虑近期建设占用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和远期人口再机械增长300多万人时的异地占补平衡问题,把环境治理、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立遗嘱体现责任感
389人看过
-
海南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81人看过
-
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招标
370人看过
-
城市规划要体现“科学”
281人看过
-
《南宁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实行
383人看过
-
全国土地规划修编将启动
39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建设项目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体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7建设项目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所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条件中确定;不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条件编制,报所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对区域交通影响较大的,应当在审定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对区域市政管网影响较大的,应当
-
-
修改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总体规划和乡总体规划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3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评估报告要明确原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修改的必要性,提出拟修改的主要内容。修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涉及强制性内容的,还应当就修改强制性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编制专题论证报告,并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
港口总体规划由谁编制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3港口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港口管理部门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后编制。主要港口的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重要港口的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征求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意见后批准并公布实施,并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其他港口的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征求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意见后批准并公布实施,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
关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体系的必要性与紧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31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在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后基本上是不闻不问。有项调查表明,进城务工者中有82.4%的单位不为其交纳养老保险,比“城里人”(46.1%)高出很多,由此表明,进城务工者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整体水平很低。政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