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却致人受伤,该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21:01:58 351 人看过

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属于典型的紧急救助行为,救助者自身可能受到损害,也可能造成受助人损害。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从法理来看,紧急救助行为属于广义的无因管理,在无因管理的场合,管理人负有适当的注意义务,但是在紧急实施无因管理的场合,由于情况危急,管理人自身也往往承担较高风险,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其注意义务,只要管理人无造成损害的故意和重大过失即可免责。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律师补充:

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见义勇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者应当值得全社会的赞扬和肯定,也应获得法律的肯定,见义勇为者遭受到的伤害和损失,也应得到合理的赔偿,不能让流血的英雄再流泪。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9: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受益人相关文章
  • 因见义勇为受伤可否享受工伤待遇
    一、因见义勇为受伤可否享受工伤待遇1、因见义勇为受伤可享受工伤待遇。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二、工伤应该如何进行赔偿工伤应该按以下流程进行赔偿:1、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在限制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
    2023-06-14
    381人看过
  • 见义勇为受伤能不能获得受益人的补偿
    见义勇为受伤能获得受益人的补偿,行为人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职工见义勇为受伤,企业应当给予赔偿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以下情形视同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应当正确对待因工致残问题,绝不应与因工致残的职工\"私了\"将其推出不管,而应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妥善地给予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
    2023-08-01
    432人看过
  • 上班见义勇为致残该拿什么赔偿金
    公司应给予勇敢的员工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指出: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为工伤。《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更加明确: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中伤亡的,视为工伤。也就是说,只要员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受到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是否因工作原因,都应按工伤处理。公共利益包含每个人的合法利益,其最大特点是面对不特定的人。此外,有关解释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伤害的,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按照工伤处理。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
    2023-08-07
    223人看过
  • 见义勇为,却被要求赔偿,谁来赔偿?
    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应受法律保护,具体应当根据相关侵权事实,合理确定各方责任的大小。但是,见义勇为造成他人损害的,是不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民法上的见义勇为是指行为人在没有约定义务,也没有法定义务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或者免受侵害,而实施的制止侵害、防止损失的紧急救助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律师补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一)制止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二)制止正在实施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三)主动抓
    2023-05-07
    447人看过
  • 见义勇为的人员同样能享受工伤待遇
    南京市劳动部门昨日出台了见义勇为人员工伤保险办法。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和本市居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受到表彰并获得相关奖励证书或荣誉证书的人员,可享受工伤、医疗等多项社会保障待遇。见义勇为人员未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则不享受这些待遇。见义勇为人员经认定为工伤的,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无力承担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向用人单位追回。在住院治疗期间,见义勇为人员已参加工伤保险、经认定为工伤的,在治疗和抢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支付。如果其不在工伤保险支付范围,见义勇为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等之一的,在治疗和抢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相应医疗保险基金全额支付。并且见义勇为人员可就近就便就医,不受医疗机构定点资质限
    2023-06-10
    76人看过
  • 怎么认定见义勇为呢
    剥夺政治权利
    一、怎么认定见义勇为呢认定见义勇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二、《民法典》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民法典》见义勇为的规定是第183、184条,即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以从三方面理解: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
    2023-06-15
    80人看过
  • 员工上班时见义勇为致残可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二)项指出: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六)项规定得更为明确: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中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付某系某公司员工。不久前一个晚上,他在上班时突然听到院外有人高喊救命,遂迅速跑了过去。发现一名持刀歹徒正在抢劫一名女性,他奋不顾身驱赶劫匪被捅伤。付某为此花去3万余元医疗费用。因劫匪被判刑但无力赔偿损失,他只好寻求工伤保险待遇,但被公司拒绝,理由是其并非在工作场所、也并非由于工作原因受伤,事先也没有取得领导同意甚至根本没有报告,故其只能找劫匪或被劫女性索赔。付某为此咨询该说法是否正确。法律人士表示,公司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应给予付某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二)项指出: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企业职工工伤
    2023-06-09
    300人看过
  • 工作期间见义勇为受伤能认定为工伤吗
    一、工作期间见义勇为受伤能认定为工伤吗1、因见义勇为受伤可享受工伤待遇。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二、劳动纠纷律师的作用大吗?在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中,专业律师的帮助同样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既精通劳动法律法规和有关的劳动政策,又具有丰富的诉讼经验。缺少专业律师的
    2023-04-22
    236人看过
  •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应这样认定见义勇为: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为见义勇为。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
    2022-07-03
    110人看过
  • 上班期间见义勇为致残算工伤吗
    职工在上班时见义勇为被致残的,应当按工伤处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上班过后不慎下班猝死算工伤吗?如果在下班后,不一定能视同工伤,具体以社保局工伤认定结果为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二、职工有哪些情形的,视同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2023-02-20
    98人看过
  • 见义勇为本可嘉故意伤害要受罚
    梁某和李某发现小偷后将其打成重伤,两人本以为立了大功,岂料却因故意伤害而面临法律的制裁。近日,江南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故意伤害案。2005年的一天,梁某、李某与朋友等7人从南宁市二十一中返回住所地,正当他们行至亭洪路和星光大道交叉路口附近时,发现一名小孩跟踪一中年妇女并偷走该妇女的手机。梁、李等人见状后立即大喊抓贼,这时路边有4名新疆男子(即小偷同伙)突然上前围住梁、李等人闹事,借机掩护偷手机小孩顺利逃离现场。梁某、李某遂追赶新疆男子并与之打斗,将其中一人打成重伤。公诉机关认为,梁某与李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该案将择日开庭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相关法律《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6-06
    294人看过
  • 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不是犯法
    一般如果认定为见义勇为的,是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4-04-25
    170人看过
  • 什么是见义勇为,如何理解见义勇为免责条款?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条中的见义勇为适用有三个特征,即自愿性、利他性和紧急性。自愿性就是救助人自愿对他人实施紧急救助,而且强调非义务性,这不同于专业救助行为和职业行为。他性是指救助人必须是为了受助人的利益而紧急救助,为了自己利益所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紧急性要求不马上实施行为就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间、空间或者行为上缺乏紧急性的不能构成见义勇为。《民法典》第184条是对善意救助人责任豁免的规定,该条颁布之后,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设立的“好人条款”,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律师补充:按照民法典第183条、第184条规定,因见义勇为而导致自己受伤的,应该由侵权者承担赔偿责任,并且在无侵权者或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时,可要求受益者适当补偿。同时,
    2023-05-07
    155人看过
  • 广州见义勇为受伤或牺牲有补偿吗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
    2023-06-13
    158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受益人
    词条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可作为受益人。 受益人一般在人寿保险合同的死亡保险中出现,投保人投保死亡保险的目的在于万一被保险人遭遇事故死亡后使被保险人家属免遭经济上的困迫,所以在死亡保... 更多>

    #受益人
    相关咨询
    • 见义勇为受伤是不是工伤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3
      要看见义勇为的具体情况。见义勇为这一行为应当予以大力提倡和鼓励,与抢险救灾一样具有正能量价值导向,可以纳入为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行为性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 (二)项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
    • 见义勇为者受伤由谁负责?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见义勇为者受伤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一般情况下,因见义勇为遭受人身损害的,依法应当由侵权人赔偿,受益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如何给见义勇为行为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护,使其受到损失后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最高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从公平原则出发,对因见义勇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赋予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的权利,规定了制止侵害行为的受益人的补
    • 某男子见义勇为却被刑拘,如何把握见义勇为和故意伤害的尺度?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6
      这个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正当防卫条件是关键,如果属于法律规定的情节就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
    • 因见义勇为受到伤害责任怎么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7
      在一般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的,是不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但是重大故意的则需要赔偿。 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属于典型的紧急救助行为,救助者自身可能受到损害,也可能造成受助人损害。 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
    • 见义勇为中碰到意外导致受伤要怎样赔偿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3
      见义勇为,意外造成受助人受伤的,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就属于紧急救助行为,所以见义勇为,意外造成受助人受伤的,不需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