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证明书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时,其数额应按收受出资证明书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即以其他人要获取该出资证明书必须支付的对价计算。当然,相对于股票而言,出资证明书的市场价格需要有权机构进行评估。而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受贿人取得出资证明书的方式的不同,及出资证明书自身流通变现能力的强弱,按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内容计算受贿人受贿数额:
1.受贿人未支付任何对价取得出资证明书。此情况下又分两种情况:情况一,若该出资证明书能依《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转让变现,则受贿人的受贿数额应包含出资证明书可变现价值。此时,若行受贿人于出资证明书签发当时即行行贿受贿,则受贿数额为出资证明书上所载数额,无需评估。若行受贿人非于出资证明书签发当时行受贿,则受贿数额需按前述收受该出资证明书时的实际价格计算受贿数额,即以受贿日为基础日,评估出该日出资证明书市场价格为受贿数额。若受贿人于受贿后又实际分得红利时,红利数额应一并计入受贿数额。情况二,若受贿人取得的出资证明书本身有瑕疵,如不仅无实际的资金支持,形式与实质均不合法,该出资证明书并不能依《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转让变现,只能分取红利时,则受贿人的受贿数额不应包含出资证明书纸面所载价值,只能以其实际分得红利计算受贿数额。
2.受贿人象征性支付对价取得出资证明书,即受贿人所得股份为半空股。此情况下,受贿人虽支付了对价,但价格远远低于实际市场应支付的价格,即以贱买贵迷惑于人,亦是一种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应认定为受贿。数额计算方面,应比照前述空股股东受贿数额,扣除其实际支付对价的数额作为其受贿数额。
3.受贿人支付绩优股对价取得出资证明书,所得股份为实股。实践中不乏受贿人收受行贿人给予的升值潜力强劲、外人不易购得的绩优股本,从而为行贿人谋利的情况。此情况下,行贿人虽于当初鉴于受贿人职权或职务形成的优势,主动奉上绩优股本,主观上亦有通过受贿人谋利之目的,但因受贿人支付了对价,其后续红利的取得也是基本前期的购买与投资行为产生的收益,依据专业律师前述受贿财物的界定范围,此情况下,受贿人财物的取得更多源于行贿人给予受贿人的购买优先权,故不宜认定双方系行受贿关系。
此外,若有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虽然收受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证明书,但其从未想过要实现该出资证明书可能带来的收益,也确实没有实施过任何可以实现其收益的行为,可以不按犯罪处理。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1月13日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股票,没有支付股本金,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的,其受贿数额按照收受股票时的实际价格计算。
-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怎么区分贪污和受贿
477人看过
-
如何区分收礼与受贿
252人看过
-
2024区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标准是什么,如何区分受礼与受贿
59人看过
-
如何区分共同受贿犯罪
197人看过
-
怎么区分新要约内容
373人看过
-
受贿人转送部分贿赂款犯罪数额怎么计算
349人看过
-
如何区分贿罪数额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20行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对一般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关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
-
怎样区分受贿罪的立案金额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18受贿罪的立案数额: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4、个人受贿
-
区分受贿罪指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8单位受贿是经单位决策机构的授权或者同意,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单位中某个人的意志,而个人受贿是个人行为,是利用个人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为请托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受贿罪相对于受贿罪,两者可谓是同一受贿犯罪形式的两种不同形态,在犯罪构成要件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单位受贿犯罪必然要通过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来具体实施,使得司法实践中对两者的法律适用极易混
-
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的区分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6一,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的认定标准主体不一样,个人行贿的主体是个人,一般是为了个人谋取非法利益,单位行贿的主体是单位,虽然也是个人去实施的,但行贿的目的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这是区别所在。
-
怎么区分诈骗的数额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8的数额怎么认定: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标准。(一)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2千元至4千元)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二)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