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头协议对法律是否具有约束力
口头合同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口头合同受法律保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口头合同的危险有哪些
口头合同的危险有如下:
1.交货地点约定模糊,造成履约成本增加,或导致交易失败;
2.交货批次、时间约定不明确,可能导致货物积压;增加交易成本;
3.货物所有权转移或损失风险责任约定不明确,导致承担不必要的货损风险;
4.货物质量标准不明确,出现争议无法达成一致;
5.货款支付时间不明确,导致客户拖延支付货款;
6.货款支付方式可能导致的风险,如空头支票、汇票无法承兑等;
7.违约金、逾期付款违约金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缺乏约束力,打官司时损失无法计算,索要赔偿得不到支持;
8.忽视管辖法院,导致诉讼成本增加。
9.签字、签章效力存在瑕疵,导致合同无效或存在争议。
三、订立口头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
订立口头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
1.产生纠纷的举证。主张方败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举证困难,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证据种类、证人证言,以及约定合同时的录音、录像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原告方在举证时,首先应该证明自己已经完成了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口头协议产生纠纷,在协商解决阶段,利益受损方的证据搜集是关键。
2.实践中规避风险。亲友之间,如果发生经济往来进行口头约定时,按照民间的习俗,一般不签订书面协议。针对这类口头协议,第一是慎重选择合同相对人,并着重考察其诚实信用状况,并对其进行资产考察;二是应该找双方共同的亲戚或是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口头协商;三是如果发现对方有可能在日后履行合同中发生困难,最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人;四是合同履行期间,也要及时关注对方的动态,并留下相关证据;五是对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签约,以此来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n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n(二)意思表示真实;\n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合同口头约定与书面协议:哪一更具法律约束力?
89人看过
-
民法典对合伙人口头协议的约束力
249人看过
-
手写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否对男女双方具有约束力?
203人看过
-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借款协议
194人看过
-
口头辞职是否被视为法律约束力?
431人看过
-
口头约定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468人看过
-
合作协议期满后是否仍具有法律约束力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书面形式指的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如果合同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且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那么就视为书面形式。在合同有效期间,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
-
要约是否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16在要约生效后,对受要约人不产生法律拘束力。受要约人并没有必须承诺的义务,而是获得了承诺的权利。 因为任何人都不得单方给他人设置义务。如果使要约对受要约人有拘束力的话,相当于是要约人单方为受要约人设定了义务,这显然违背了法律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应当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
离婚协议对孩子有没有法律约束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01、离婚协议对孩子不具有约束力,离婚协议仅仅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 2、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3、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申请离婚登记。
-
如何确定口头遗嘱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3如何确定遗嘱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意愿时,该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遗嘱人使用了书面或录音形式的遗嘱,那么这些遗嘱将不再是口头遗嘱。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遗嘱人通过点头或点头的动作,或者手势来表达其意愿的情况。对于这些表示方式是否应认定为口头遗嘱存在争议。 然而,将点头、摇头和手势这种表示认定为口头遗嘱的观点与我国民法典的立法原意不符。因为遗嘱人通过点头或摇头的方式表达其意愿时,必须借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