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者发生工伤,一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赔偿给劳动者其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用人单位则应依法赔偿给劳动者其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等费用。
2、具体赔偿情况则要看具体情况。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
交通事故赔偿需要工伤认定吗,交通事故工伤认定赔偿
136人看过
-
工伤事故赔偿的认定和赔偿标准
27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和事故责任认定
319人看过
-
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2024交通事故
119人看过
-
认定工伤后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赔偿认定书中赔偿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338人看过
-
工伤怎么认定,工伤认定标准,交通事故如何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6认定条件: 上下班途中发生车祸能否认定工伤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一定的因素和具体实践作判断。由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为工伤。 在认定职工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时应当考虑下列4个必备要素: 1、上下班的规定时间 2、上下班的必经路线 3、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责任 4、机动车事故。
-
交通事故和工伤的认定标准与赔偿问题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07车祸和工伤的认定和赔付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工伤,它指的是因为车祸受伤的员工,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向社保局递交工伤认定申请。如果情况复杂,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期限。 接下来是赔偿内容,一般包括医疗费、伙食补贴、交通费、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偿金、残疾津贴等。具体来说,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都应按照社保局的要求计算,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关于护理费,护理费的金额会根据你的生
-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下来后怎么赔偿,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61、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三十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只有在因肇事者逃逸无法认定责任时,才由肇事者负全责。 2、赔偿标准要根据工伤认定书及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来确定,如果未达伤残等级,则根据具体的损失来赔偿。 3、时效为一年,从医疗终结
-
赔偿标准?交通事故引发工伤如何认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0交通事故引发工伤如何认定,具体如下: (一)认定条件: 上下班途中发生车祸能否认定工伤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一定的因素和具体实践作判断。由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为工伤。 在认定职工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时应当考虑下列4个必备要素: 1、上下班的规定时间; 2、上下班的必经路线; 3、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责任;
-
交通事故赔偿工伤认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3交通事故工伤认定资料如下:一、受害者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申请(明确记载事故经过和受伤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现场证人和使用者如何处理受伤事故,是否提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事故结束情况)。二、两人以上证人证言、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事件第一现场证人所见)。三、受伤者与使用者有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劳动合同、工作证、押金等)。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