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实际中,员工与原公司未解除劳动合同,又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将要承担以下后果:
1、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合同。比如员工隐瞒另一份劳动合同,与新的公司签订新一份合同,那么该公司知道真实情况后,有权终止劳动合同。并且,未先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也可以据此主张终止劳动关系。
2、新签劳动合同后,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需要赔偿。
一、离职不签保密协议被扣薪合法吗
守商业机密是员工的义务,无论签还是不签都应该执行。签订保密协议应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方面把“未签保密协议”作为扣薪的理由,是不合法的。至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此后不能从事相关行业,涉及到了“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为了保护商业技术机密,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类似协议。竞业限制条款在保护用人单位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权、生存权,竞业限制条款必须符合合理、合法、不违背公共利益等要求。因此,这种协议同样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因为泄露商业机密给原公司带来经济损失,无论签订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与否,该行为都会涉嫌不正当竞争,原公司届时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
二、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后果
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后果:
1、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员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吗,单位能否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289人看过
-
原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新单位要原来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200人看过
-
新劳动法关于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算未签合同吗
170人看过
-
跟中介签劳动合同与单位有何不同
192人看过
-
用人单位没有跟劳动者签劳动合同后果有哪些
493人看过
-
单位十年以上没签劳动合同
259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跟单位签了劳动合同, 但是没有签劳动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91、就你的简单陈诉,所签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你应该遵照执行,如果你希望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协议书中有违约金的条款,你就只有先支付违约金,否则企业可能不给开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2、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但你必须先证明有此口头协议,如果对方不承认,-般很难证明。 3、养老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从你到企业正式上班起,企业就应该给你们买。
-
没签订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可以投诉单位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8劳动者可以拨打社会保障电话12333进行投诉,也可以直接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工作6个月可以主张5个月的双倍工资。
-
劳动者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有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1第一,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至迟一个月内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自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支付双倍工资。第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能协商一致的,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没有履行上述程序的,对于公司的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
-
没有签劳动合同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补偿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4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省事而没有主动要求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只图一时的省事,为之后的工资结算、用工时限等等造成了问题。如果是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吗劳动者能够享有怎么样的赔偿呢请阅读下文了解《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
-
二级单位劳动合同可以签吗,二级单位可以签劳动合同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二条规定:本条第二款所指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一)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