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的法律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8 17:11:45 156 人看过

对于失火罪的法律责任认定标准,主体关键在于其过失行为是否触及并造成了对社会公众利益和安全的侵害或危险后果。

例如,失火事故如导致人员伤亡、公有与私有财产的重大丧失或者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安宁产生严重侵害的险境。

在普遍意义上,倘若失火行为引发的后果涉及到一人以上的生命丧失,或者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

或者造成的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

又或者导致十户以上家庭的住房及其基本生活资料被完全焚毁等情况,那么便有可能构成失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7: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失火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法律上如何认定
    失火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
    2024-04-20
    143人看过
  • 失火罪是否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失火罪的处罚标准
    一、失火罪是否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单位不是失火罪的构成主体,失火罪不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失火罪的构成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
    2024-02-07
    120人看过
  • 法律规定失火罪是什么犯罪?
    一、法律规定失火罪是什么犯罪?1、法律规定失火罪是过失类型的犯罪。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认定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我国刑法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失火罪的客体要件是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
    2024-01-26
    491人看过
  • 失火罪是指什么、如何正确认定失火罪
    一、失火罪是指什么(一)失火罪的概念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二)失火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二、如何正确认定失火罪(一)失火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怎么区分1、犯罪主体不同。失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工厂、矿山
    2023-04-28
    331人看过
  • 失火罪怎么认定,如何认定失火罪
    对于故意放火的行为,规定为刑事犯罪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是过失导致了火灾的话,此时也是构成犯罪的,即失火罪。那么实践中,对失火罪怎么认定呢?只有在经过认定之后才能定罪处罚。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
    2023-04-28
    279人看过
  • 认定失火罪的方法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失火罪的认定标准,需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心理,没有故意纵火的意图,客观上表现为发生了火情,且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犯失火罪需行为人主观上为一般过失,而不是业务过失,否者将构成责任事故类犯罪,若侵害特定的人,将构成故意伤害罪。失火罪既遂怎样判失火罪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情节而定:1、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有从重与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因素,依据刑法规定的标准进行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
    2023-07-02
    308人看过
  • 失火罪情节轻重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失火罪情节轻重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失火罪(《刑法》第115条第2款),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定,如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于2007年2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办理失火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一)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
    2023-04-06
    468人看过
  • 责任事故认定中失职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可知,有下列失职行为造成的事故为责任事故:(一)对急、危、重病员,片面强调制度、手续而拒收病人,或不负责任地转院、转科,或不采取应当采取的急救措施,以致贻误抢救时机的。(二)诊治工作中,知道或应当知道病情疑难而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的;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认真处理的。等如何认定重大失职渎职行为行为人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单位的工作纪律要求,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认定为失职渎职类行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3-07-06
    284人看过
  • 司法解释:失火罪的定罪标准
    我国没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火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因过失造成火灾,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应该要立案追诉,构成失火罪。如果是因过失造成火灾,导致公共财产或者其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烧毁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十余户的,也应该要立案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是指什么(一)失火罪的概念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二)失火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
    2023-07-01
    111人看过
  • 判定过失侵权责任的法律标准
    一、判定过失侵权责任的法律标准判定过失侵权责任的法律标准是:1.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2.损害事实的存在。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3.因果关系。不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引起损害事实的发生是由于不法行为的实施,如果损害事实并非不法行为的实施所致,则不构成侵权。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
    2023-09-27
    129人看过
  • 失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如何处罚失火罪
    一、失火罪怎么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以放火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但是,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如果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二、失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但是,《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
    2023-04-15
    460人看过
  • 法院对失火罪既遂的裁量标准,应该怎样正确认定失火罪
    一、法院对失火罪既遂的裁量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导致死亡3人以上;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二)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之“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2、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3、烧毁15户以上且直接财产
    2024-01-29
    434人看过
  •  逃避军事责任罪的法律标准是什么
    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制裁,严重程度决定刑罚轻重。情节严重行为包括携带武器、军事秘密脱逃,煽动他人脱逃,擅离职守,滥用红十字会标志等。致使战斗、战役重大损失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1.对于犯罪行为,如果被定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遭情节严重,是指:(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2)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的;(3)在战斗最激烈、最关键时刻,在重要岗位上脱逃的;(4)滥用红十字会旗帜或徽章以及以私自佩带红十字徽章和袖章的;(5)舰艇、飞行人员放弃舰艇、飞机脱逃的;(6)对处在危难情况下的军人和友邻部队,可以救援却脱逃的;(7)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一般是指由于行为人犯本条罪,
    2023-10-03
    335人看过
  • 过失放火罪的法律规定及其量刑标准
    我国未规定过失放火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涉嫌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量刑要在全面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综合做出分析判断。河北省过失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河北省过失放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
    2023-07-11
    44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失火罪?什么是失火罪,失火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7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者架柴做饭、取暖,不注意防火,以致酿成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就构成失火罪。如果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或者在生产申违章作业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而引起火灾,
    • 失火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犯失火罪的法律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司法实践中,火灾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火灾犯罪时,一般在法定基本量刑文件内对行为者进行量刑。也就是说,火灾行为造成严重伤害,死亡和公私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严重结果,一般在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等级内进行量刑。但是,在火灾行为带来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者的主要客观情况,情节轻的情况下,在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和拘留的量刑幅度内进行量刑。
    • 认定失火罪的标准,法律怎样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14
      失火罪的认定标准为: 1、失火罪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2、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 3、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 立案标准是什么? 如何认定失火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什么是失火罪(一)失火罪的概念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二)失火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
    • 什么是失火罪的认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1
      火灾罪是指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造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火灾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