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转载作品可认定为侵犯名誉权的情形有:
(1)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有审查义务而未履行该义务造成转载作品侵害他人名誉的,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行为;
(2)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仍然予以转载,属于侵害名誉权行为。
①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构成侵害名誉权以疏于审查义务或者故意转载侵权作品为条件。
②转载传播者在以下情形时构成侵害名誉权:
A.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B.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一、诽谤罪和名誉侵权区别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主观方面不同。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等等。
二、怎么避免图片侵权
有以下的2种方法可以避免网络图片侵权:1、如果是出于营利目的而转载使用网络图片的,那么转载他人的作品前,那么需要获得版权所有人同意,或者使用者需要向版权所有人支付报酬,否则就属于违法侵犯所有权人的著作权;2、但是如果只是用于个人所用或者学习,那么一般的转载都是合法的。
-
涉嫌侵犯名誉权的转载作品应如何认定
161人看过
-
转载作品侵害名誉权的鉴别方法
366人看过
-
如果转载侵犯名誉权吗?
420人看过
-
怎样才算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具体是怎样认定的?
264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怎样的,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是什么
99人看过
-
民法典名誉权能否进行转让,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447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权利转载是否侵犯作品名誉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3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
作品转载侵犯名誉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3、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
-
转载文章侵犯名誉权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4转载行为人与被转载者之间的免责约定,并不代表转载行为不具备过错,更不是其免责的理由。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互联网登载、发表信息,不得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该义务并不区分信息、文章属于自行采编、撰写还是转载而来,转载行为人转载文章时,应当承担必要的审查义务,其与原创者之间的合同约定不能对抗被侵权人,不能成为证明其不具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过错的证据。也就是说,对于转载行
-
转载盗版作品侵犯名誉的行为怎么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13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3、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
-
转载侵犯名誉权吗,如何确定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0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