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拖欠工程款的影响
工程款拖欠会带来较多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政府前几年在春节前都要帮农民工讨工钱,表面看是施工方拖欠,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主方拖欠工程款。业主拖欠施工单位的,施工单位就没钱付工资。所以每到年末,多数被拖欠的承包商感到年关难过,有时还会到银行贷款,支付民工工资,以缓解舆论压力。
2、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运作,破坏建筑行业的经济秩序。垫资承包(我国虽明令禁止,但还是较多),占用到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以致周转不灵,员工工资拖欠,设备维修成问题,有的企业还因此而倒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工程款未签订合同如何追讨拖欠工程款
200人看过
-
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如何解决
237人看过
-
拖欠工程款怎么处理,如何解决拖欠工程款纠纷
165人看过
-
包工头拖欠工程款无合同纠纷如何解决问题
153人看过
-
工程款拖欠多久会违法?拖欠工程款问题如何解决?
495人看过
-
施工方拖欠工人材料款未付,如何解决?
476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小包工程未签订合同,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将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
-
如何解决政府拖欠工程款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7处理政府拖欠的工程款: (一)与政府协商工程欠款,达成还款协议; (二)向追债公司寻求帮助; (三)要求政府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约担保; (四)向政府所在地或者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农民工工资拖欠:如何解决未签合同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寻找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该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
如何解决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8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首先在欠款人比较强势的情况下,被欠款人一般都会主动与发包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等进行协商解决,争取能够达成还款协议。在欠款人拒不支付工程欠款的情况下,部分被欠款人还可以选择请求追债公司的帮助,来协助要回工程欠款。 2、协商不成可准备相关证据及诉讼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起诉可以向工程所在地法院也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起诉的
-
建筑用砂如何解决拖欠工程款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041、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承包人可以据此主张优先受偿权,且此优先受偿权优先于银行的抵押权及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可以更好的保护承包人的利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