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责相适应 刑法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5 09:43:09 181 人看过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自罪生,罪重刑重,罪轻刑轻,罪刑均衡。既犯罪是原因,刑罚是结果,刑罚由犯罪所引起,犯罪社会危害性重的,刑罚亦重,犯罪社会危害性轻的,刑罚亦轻,刑罚的轻重决定于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

一、判缓刑取保金退回时间是多久

判缓刑取保金一般三到七天能退。必须自己到派出所去申请办理退款手续,收到判决书就可以去。如果是警方依法作出,时间是三个工作日。如果公民提出申请,一般最长就是七个工作日。

缓刑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不至于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想象竞合怎么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想象竞合从一重罪进行判决,想象竞合犯的原则,即于犯罪行为所触犯之各罪中,从一重罪处罚,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是十分合理的。之所以“合理”,是因为采用这种处罚原则符合想象竞合犯本身既区别于一罪,又区别于数罪的独特本质这个内在之“理”。

首先,想象竞合犯中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却侵犯了数个客体,因而其社会危害性显然大于单纯一罪。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其所承担的刑罚也应当较单纯一罪为重。在从一重罪的原则之下,犯罪所应承担的刑罚较单纯一罪为重,体现在无论犯罪人主观意图指向何结果,均必须承受基于该罪过所实施行为而导致较严重后果的惩罚,其最终处罚之罪可能与其主观意图不同,可见其重。

其次,同理,想象竞合犯中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其危害性较实施数行为触犯数罪名的实质数罪为轻,故其所受刑罚应较实质数罪为轻。而在从一重罪的原则之下,无论犯罪人的行为触犯几个罪名,最终对其只按一罪处罚,可见其轻。

因此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能够达到对想象竞合犯的犯罪行为的合理评价,刑罚轻重控制适度,于理论及实践均有不菲的价值,应当予以肯定并坚持下去。那么实践中究竟如何操作,以实践这一原则呢?这里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做法。

首先,何谓“重罪”?在确定重罪之前,应对各罪按其情节分别评价,归入各罪中该行为应处的量刑档次,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罪的法定刑进行比较。按照主刑重于附加刑,主刑中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顺序确定重刑。对于量刑幅度,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上限高者或下限高者计。

其次,对于轻罪的附加刑如何处理。有学者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提出应该并罚,如“刑法第54条第二项指出,对想象数罪所判处的‘两个以上的没收应当并科’”对于这个问题,对犯罪行为的评价应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因而在重罪并未规定附加刑的情况之下,应当按照轻罪的附加刑和重罪并罚,因为行为人毕竟实施了当处附加刑的行为。但是,如果重罪亦规定了同种附加刑,则应从重罪规定,按重罪之刑处罚。

三、贩毒罪判死刑吗?

贩毒的犯罪行为可以被判死刑,但具体需要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来确定量刑轻重。无论贩毒数量多少,都会被处以刑罚,但是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行为,只包括贩毒数量特别多、贩毒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等特殊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8: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相适应原则相关文章
  • 经济学的视野下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怎样的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具体涵义,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的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和奴隶社会的等量报复观念。后来它上升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则是启蒙思想家和一些功利主义法学家所倡导的结果。如**利亚认为,刑罚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求刑罚的恶果应当大于罪犯所带来的好处。换言之,要使刑罚成为公正的刑罚,就不应当超过足以制止人们的严厉程度。而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甚至认为刑罚应当与未然之罪相适应,更加强调了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比如他曾这样说:“作为一个恐惧物的刑罚必须超过作为诱惑物的罪行。”正是这些先贤们的不断发展与不断丰富,罪责刑相适应由一个刑法理念,上升为了现代各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反过来想,为什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提出至发展的过程中,会吸引如此多的功利主义法学家的兴趣呢?我们知道,从边沁
    2023-06-01
    262人看过
  • 刑法常识:刑法的罪刑相当原则
    刑法对每种罪名都做了详细的定义和规定,并进行了刑法罪名解读,本文主要对刑法中的罪名解读进行了介绍。罪刑相当,又称“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罪刑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罪重的量刑则重,罪轻的量刑则轻。罪刑相当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同态复仇”。远古社会,“同态复仇”极为盛行,到奴隶社会,“同态复仇”为法律所认可。但当时的“同态复仇”实际上是统治阶级酷刑的依据,是完全以结果论责任的绝对报应刑。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严刑酷罚的司法制度,提出了罪刑等价的观念。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曾指出:“惩罚应有程度之分,按罪大小,定刑罚的轻重。”①贝卡利亚也指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②在罪刑等价主义者看来,刑罚是对犯罪的一种回报,因此,刑罚的质和量完全以犯罪为转移,即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应当成为刑罚的尺度。而犯罪包含了犯罪意图、主观恶性,因此,罪刑等价将犯罪主客观方面
    2023-04-22
    443人看过
  • 怎样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实施?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给予的处罚不仅要和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而且还要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把握罪行和罪犯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刑事责任的程度,适用轻重相应的刑罚。刑法因果关系与罪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法。当危害结果发生时,要确定某人应否对该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他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法。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法。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法。2因果关系的特定性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法。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定性表现在它只能是人的危害行
    2023-07-11
    321人看过
  •  刑法中罪责刑适用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这段内容讲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指出,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了某个行为是犯罪,否则不会对它进行惩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则指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律不会认定一个人有罪或对其进行处罚,除非该行为已经被明确地规定在法律中。换句话说,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了某个行为是犯罪,否则不会对它进行惩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 罪 责 刑 相 适 应 原 则 : 刑 罚 轻 重 应 与 犯 罪 行 为 相 适 应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这一原则认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即犯罪行
    2023-09-03
    419人看过
  • 刑讯逼供罪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所谓刑讯逼供的“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指控刑讯逼供的案件中,被害人一方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司法工作人员有刑讯逼供的行为,但因时过境迁等自然原因,案件事实无法查清、证据不足时,审讯人员则必须证明其没有刑讯逼供行为,反之则应推定其有刑讯逼供的行为。当然,这种“举证责任倒置”不同于行政诉讼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它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条件是:指控要有一定的证据,如被害人的陈述、伤情鉴定和其他能够证明有刑讯逼供行为发生的证据。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我国刑法有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先例。我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的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适用的就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对刑讯逼供罪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是由刑讯逼供行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举报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的人大多数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被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时,往往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人身自由已受到一定的限制,本人与外界根本无法联系,更
    2023-06-03
    432人看过
  •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
    内容摘要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的量刑原则要均衡,我国罪刑相当原则理论支撑是古典与近代学派理论碰撞后刑成新的罪刑相当原则,即罪责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作为刑法基本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然后发展到追求罪刑在价值上相当性。直至17、18世纪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倡导下,罪刑相当原则成为18、19世纪所有新刑法典规定罪刑关系的重要准则,至19世纪末随着社会犯罪现象的日益严重,罪刑均衡原则开始由刑罚与已然犯罪相当向刑罚与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或危险性相当的历史转变。古典与近代理论学派经过理论碰撞后开始逐渐靠拢形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西方主要由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说法,古典学派多以报应主义为理论基础,而近代学派则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分为规范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至于我国罪刑相当原则的涵义,不管是承认罪刑均衡原则,还
    2023-04-22
    94人看过
  •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怎么样进行一个认定的呢
    ●我国刑法三大原则的确定,是受西方刑法影响的结果,还是我国法律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呢●看一看我国刑法史,就不难发现我国新刑法所确立的这三大原则,在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我国刑法所确立的这三大原则是我国四千多年法律古文化和现代法律新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国外西方法律文化的翻版或复制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为世人所称颂。同时,中国又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我国现代法律文化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新鲜经验,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新刑法三大原则的确定,是中国固有法律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决不是某些学者所宣扬的“罪刑法定”是“发端于英国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口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正式提出的“天赋人权”和《人权宣言》的产物;“罪刑相适应原则是18世纪后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刑罚擅断
    2023-06-01
    402人看过
  • 非法采矿罪刑罚适用原则
    非法采矿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是在行为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的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或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等,情节严重的情况下。非法采矿罪与破坏性采矿罪的界限区分本罪与破坏性采矿罪的界限:两罪所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客观特征上,非法采矿罪是违反矿产资源法,在无证的情况下所实施的非法采矿,或者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行为,而破坏性采矿罪,则是在持有采矿许可证的前提下,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
    2023-08-14
    458人看过
  • 罪刑相适应在刑法中的立法体现
    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罪行相适应原则,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才对罪行相适应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该法第5条规定:刑法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行相适应作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且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刑法总则中,我国刑法确定了一个科学的刑罚体系,这个刑罚体系按照各种刑罚方法的轻重次序分别加以排列,并且各个刑罚方法相互区别而有彼此衔接,可以说结构严密,主附配合,能够根据犯罪的各种情况而灵活地被运用,这就为罪行相适应奠定了基础。我国刑法总则还根据各种犯罪样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危害性的差异,规定了轻重有别的处罚原则。例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20、21条);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22条);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23条);中止犯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刑法第24条)。在共同犯罪中
    2023-06-11
    145人看过
  • 罪刑个别化与罪刑相当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刑罚个别化原则,是指在制刑、量刑和行刑的过程中,国家根据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在报应观念所允许的对已然之罪适用的相当刑法区间内,设定、宣告和执行相应的刑罚的一项原则。罪刑罚个别化是指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定罪量刑。两者的关系是则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理论,强调统一;后者强调实践,强调个别。两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刑法研究的一种方法。以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为视角诠释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内涵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是现代西方刑法制度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其基本精神价值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刑,其核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刑罚权的限制。它不是简单的罪与刑的
    2023-07-18
    100人看过
  • 机械适用罪刑法定原则二例
    罪刑法定是我国刑法确定的基本原则。该原则的确立对保障人权、维护法制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司法实践中某些审判员对该原则的机械理解,导致对若干案件不能正确地予以处理,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本文试就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情形予以剖析,以求有助于司法实践。一,从形式上看,刑法分则条文对某一行为有具体明确规定,就想当然地认为该行为一定构成犯罪。一般而言,只要刑法分则有明确规定,就应该认定该行为构成犯罪。但在具体处理案件时,切记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只看形式,不看本质,即罪刑法定要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符合法律规定,更要求实质上违反刑法规范。在这方面,司法解释即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理解,可以为证。如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第245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只要滥用职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就要以非法搜查罪或者非法侵入住宅罪,从重处罚,而没有其他任何情节上的限制。这样,从形式上看。
    2023-04-22
    50人看过
  • 罪刑相适应的内容
    罪刑相适应原则
    一般认为,罪刑相适应,就是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累的量刑比罪得的重。在目前的认识能力与技术水平之下,罪刑相适应只能要求严厉的刑罚分配给严重的犯罪,轻微的刑罚分配给轻微的犯罪,中等程序的刑罚分配给中等程序的犯罪。从而实现基本的公平与正义。就具体内容而言,罪刑相适应原则,可以分解为下列三个方面:一、刑罚与罪质相适应,罪质,就是犯罪构成主客观要件统一表现的犯罪性质。它是犯罪的质的规定性。不同的罪质,标志着各犯罪行为分割威胁法益的锋芒所向不同。二、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案件定性正确,只是解决了正确选定法定刑的问题,不等于量刑的结果必然完全正确。因为在罪质相同的犯罪中,不同案件的犯罪情节不尽相同,其危害程序也颇不一样。三、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是指犯罪人具有的不直接反映罪行的轻重,却可以表
    2023-06-11
    189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原则如下:1、禁止溯及既往。即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2、排斥习惯法。即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判例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3、禁止类推解释。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严格适用和严格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即刑罚法规应当明确、确定和适当,禁止不确定刑,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罪刑法定原则有什么要求1、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和具体的构成要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不枉不纵;2、司法解释不能违背刑事立法的意图,不能代替立法法。罪刑法定原则中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禁止溯及既往,也就是说在确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具体要如何处罚之前,不能一并追究定罪之前的行为。另外,罪刑法定原则也要求法官在进行处罚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规
    2023-07-03
    306人看过
  •  数罪并罚的相关法律适用原则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犯有多重罪行的刑罚,包括普通数罪并罚、发现漏罪的并罚和再犯新罪的并罚。其中,普通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犯有多重罪行的刑罚,而发现漏罪的并罚是指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受到审判的情况。再犯新罪的并罚是指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情况。数罪并罚适用于以下情况:1.普通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犯有多重罪行的刑罚;2.发现漏罪的并罚是指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受到审判的情况;3.再犯新罪的并罚是指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情况。 数罪并罚具体适用情形数罪并罚是指在一个人犯有数个罪名的情况下,对其所犯的各个罪名分别判处刑罚,并决定执行的刑罚的刑罚方式。具体适用情形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条文进行具体分析。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数罪
    2023-08-28
    2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的裁量也必须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 更多>

    • 名词解释:罪刑相适应原则注: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罪刑相适应原则,经典的归纳就是十六个字: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罪刑相称。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补充:罪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相适应原则事一个意思,不同的称呼而已,有的法学高校称“罪行相适应”,有的称“罪责相适应”。
    • 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什么意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的称之为罪刑均衡、罪行相应(相称)。最经典的表述为: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再如,《刑法》规定了累犯制度、自首与立功制度、缓刑制度、减刑与假释制度等,其中,对于累犯因其再犯可能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是一个概念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6
      是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而已。现在标准表述应当是“罪责刑相适应”,说明了所犯罪行与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相适度。“罪行相适应”曾出现在张明楷教授的1999年的《刑法格言的展开》,包括“刑罚一方面要与罪行相适应,另一方面要与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行相适应”从字面表达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与责任相适应”的概念,所以现在教材基本使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什么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含义分别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6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是指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所犯罪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接受的刑事处罚应当统一的原则,是立法司法现代化,文明化的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
    • 我国刑法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什么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其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