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施加体罚可能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和虐待罪,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抚养权也可能被剥夺。因此,父母应当避免使用过度的体罚,以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父母施加体罚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失去抚养权。但若体罚程度较轻,不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不会影响抚养权。反之,若体罚较为严重,并对子女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则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和虐待罪,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抚养权也可能被剥夺。
父母施暴,抚养权还在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即使父母施暴,抚养权仍然存在。抚养权属于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抚养方式,但应尊重另一方的意见。若父母双方就抚养权问题达成协议,则可按照协议执行。另外,若父母双方未能就抚养权问题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综上所述,父母施暴并不会影响抚养权的存在,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父母施加体罚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失去抚养权。但若体罚程度较轻,不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不会影响抚养权。反之,若体罚较为严重,并对子女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则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和虐待罪,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抚养权也可能被剥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即使父母施暴,抚养权仍然存在。抚养权属于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抚养方式,但应尊重另一方的意见。若父母双方就抚养权问题达成协议,则可按照协议执行。另外,若父母双方未能就抚养权问题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
母亲打孩子剥夺抚养权是否可以
330人看过
-
父母无力抚养孩子会受到剥夺监护权吗?
257人看过
-
母亲打孩子是否会被剥夺抚养权?
290人看过
-
抚养权的剥夺与父母角色
378人看过
-
剥夺父母监护权后孩子如何判定父亲抚养权
175人看过
-
法律能否强行剥夺父母的抚养权?
168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养父母虐待养子政府可以剥夺养父母的抚养权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04养父母虐待养子,政府可以剥夺养父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规定: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并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
-
父母抚养费收据可以剥夺孩子探视权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7拖欠抚养费不可以剥夺其探视权。探视权不能被剥夺,只有有探视权的一方存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形时,可以中止其探视权,当中止情形消失后要立即恢复其探视权。
-
剥夺父母监护权的孩子下一代可以由谁抚养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01、剥夺父母监护权后,以下人员可以抚养孩子: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
-
父母监护权是否可以被剥夺?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28一、父母监护权是否可以被剥夺?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父母离异后,其监护人资格不受影响。然而,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作为监护人明显不利于未成年人,法院可以取消一方或双方担任监护人的资格。另外,如果父母因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履行监护职责,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允许父母委托他人代为履行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但父母仍然是法定监护人。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监护权?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剥夺父母的监护权还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06剥夺父母监护权后,孩子的抚养权可指定有能力承担监护人义务的人和组织拥有。 而国家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国家监护是通过转移监护权实现国家和政府的监护,是对家庭监护的补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民政部门要代表政府履行对未成年人国家监护的兜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