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最短是多久,法律怎么规定的
按照《刑法》中的规定,有期徒刑最短一般是6个月,不过罪犯可能在判刑之间先行被羁押了,羁押可以折抵有期徒刑,罪犯实际服刑的期限可能还会低于6个月。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第二,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此外,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又犯新罪,以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为基础来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可能超过15年,甚至达到25年。
有期徒刑如何执行
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λ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刑法》第75条规定的缓刑犯的行为准则。考验期内有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违反规定的,则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一审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不能立即交付执行。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
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时,对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予以撤销;如果原来是上级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宣告缓刑、假释的,审判新罪的下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撤销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对原审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撤销后,应当通知原宣告缓刑、假释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
刑事诉讼82条:有期徒刑的最短期限是多久?
292人看过
-
有期徒刑最短算是好久最高算是多少年
244人看过
-
法律规定赌博罪判刑最短是多久
223人看过
-
多久才能被判最短的无期徒刑?
263人看过
-
法律规定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最多最多可以判多少年
143人看过
-
多少年是中国法律中规定的最高期徒刑刑期?
208人看过
-
最短能判多久有期徒刑啊?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0一、有期徒刑最短期限是多久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2、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 3、由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刑的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十五年,最高刑期不超过二十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押送监狱执行刑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应当参加劳动,除接受教育改造外,强迫接受劳动改造。 二、有期徒刑的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1、长期有期徒刑,指对
-
狭义的有期徒刑最短和最长要多久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6有期徒刑最短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期限一般为十五年。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除外。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
有期徒刑的刑期是多久, 法律对于有期徒刑的期限是怎么规定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9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第四十六条【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
-
无期徒刑最短执行有几年呢,是怎么规定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7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
无期徒刑最短是多少年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2《刑法》第78条规定: 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