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客体(1)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7:40:22
349 人看过
又称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设立的目的,在于民事主体取得某种民事权利或承担某种民事义务,这个目的的实现必须通过客体作为中介。否则,主体的利益就无从落实。关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和内容,学术界没有定论。通常认为包括以下几种:
(1)物,即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可以为人类所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财产。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由人劳动创造的物。
(2)劳务或其他行为。
(3)智力成果,即脑力劳动的产物或结果。
(4)生命、健康、名誉、肖像、荣誉等人身因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解读医学法律关系的主客体关系
431人看过
-
房屋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
244人看过
-
行政法律关系有哪些客体
130人看过
-
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63人看过
-
民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有何不同
442人看过
-
法律关系客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19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
词条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最新文章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指什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怎样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0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2、民事客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通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成为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建立的
-
-
的房屋属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8按照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因此,房屋买卖中的房屋属于物的部分,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主要客体主要包括: 1.物。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专指为满足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提供劳务、提供服务一类行为(如运送货物、完成工作等)。保管、
-
肖像权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9肖像权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肖像权属于人身权的一种,属于民事权利。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指的是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民事权利的客体,又称为民事权利的标的。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方式是什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如何理解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3关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表述,理论著述是不尽一致的。有的主张当事人和法院之间指向的客体是“案件的客观事实和实体权利请求”,有的主张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指向的客体是“案件的客观事实”。根据一般的法学原理,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物”“行为”或“精神财富”。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其特殊性。法院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追求的是矛盾的解决和平息;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围绕的中心则是案件的处理。尽管他们的着眼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