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犯罪会成为公诉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7 14:02:09 249 人看过

当发现自诉案件的性质不再符合自诉的要求时,一般会转化为公诉案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如侮辱、诽谤罪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危害到国家利益;或发现案件性质并非自诉时的罪名,如侵占罪中有虚构事实的行为,涉嫌诈骗罪等不属于自诉的罪名的。

(2)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致被害人轻伤的,有时在自诉人取证困难的情况下,经申请,亦有转化为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重新立案侦查的情况。

一、自诉案件能转公诉吗

自诉案件能转公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危害到国家利益;或发现案件性质并非自诉时的罪名的,可以转为公诉案件。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致被害人轻伤的,有时在自诉人取证困难的情况下,经申请,亦有转化为公诉案件的可能,由公安机关重新立案侦查的情况。

二、被害人死亡可以自诉吗?

若行为人涉嫌构成侵占罪的案件中的被害人死亡的,是依然能自诉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即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国的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9: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为会引发抢劫罪的犯罪
    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会转化为抢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比,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2023-08-02
    496人看过
  • 过失犯罪会成为共同犯罪吗
    不能成立。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有过失犯罪的吗?没有。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也就是说,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以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2、客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没有
    2023-08-02
    366人看过
  • 哪些行为会被认为是洗钱罪上游犯罪
    刑法修正案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修正案列举了5种情形:提供资金账户的;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人士说,过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只包括四种,即使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本次修正案增加了贪污犯罪和金融犯罪作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他说,这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管
    2023-04-24
    301人看过
  • 哪些犯罪可以认定为未成年人犯罪
    界定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是界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第17条作了详细的规定: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事责任年龄的三个阶段:(一)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虽然不受刑事处罚,但是家长要注意了,家长或监护人会被责令加以管教,也可以视具体需要对接近14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二)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根据上面说到的刑法的
    2023-04-25
    181人看过
  • 哪些犯罪可以避免成为累犯?
    以下犯罪不会构成特别累犯:1.前罪和后罪有一个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年满十八周岁,但是后罪未满十八周岁;3.犯罪分子在犯前罪未满十八周岁,但是后罪年满十八周岁;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均未满十八周岁。哪几种以外不构成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刑法》第六十六条【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六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
    2023-07-18
    220人看过
  •  哪些辱骂行为会被认定为犯罪?
    这段内容讲述了名誉权的重要性以及诽谤和侮辱性信息的公开可能导致的名誉权损害。只要这些信息已经为公众知晓,就可以推定该他人的名誉权受到了损害。对于公然谩骂他人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散布他人的名誉信息,以保护他们的名誉权。只要关于他人名誉的诽谤和侮辱性信息已经为第三人知道或者可能知道,即已经公开或可能被公众知晓,就可以推定该他人的名誉权因此受到了损害。公然谩骂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被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公 然 谩 骂 他 人 会 怎 样 ?公然谩骂他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可能会对受害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也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谴责。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不得进行侮辱、诽谤、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等行为。如果公然谩骂他人,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3-09-03
    253人看过
  • 哪些行为会犯故意杀人罪
    合同诈骗罪电信诈骗死缓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犯罪中止聚众斗殴罪绑架罪信用卡诈骗罪故意杀人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犯罪,由于这样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因此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比较恶劣的罪刑之一。但现实中,也只有一些行为才会触犯刑法,构成故意杀人罪,那哪些行为会犯故意杀人罪?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一、哪些行为会犯故意杀人罪(一)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故意杀人的行为;(二)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三)故意杀害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并造成社会强烈震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四)因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行为;(五)义愤杀人的行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将其私自处死,例如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六)激情杀人的行为
    2023-04-28
    469人看过
  • 公共安全犯罪行为会受到哪些刑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没有造成人身伤亡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了实际的社会危害,比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得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失的情况,则应当要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刑如下:1、主刑的适用。本类罪适用的主刑主要是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附加刑的适用。除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资助恐怖活动罪外,一般不适用没收财产刑和剥夺政治权利刑。自然人犯本类罪,一般也不适用罚金。单位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违规制造、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弹药罪,对单位适用罚金。而单位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只对责任人员并处罚金。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
    2023-07-18
    318人看过
  • 公司犯罪会以犯罪集团为由吗
    一、公司犯罪会以犯罪集团为由吗公司犯罪不会以犯罪集团为由,单位犯罪与犯罪集团是两个概念;1.单位犯罪的主体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等。需要明确的是,单位是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一般不要求法人资格;但是未取得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不是犯罪主体。2.犯罪集团是属于共同犯罪,不是单位犯罪,三个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属于犯罪集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追究谁的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就是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的单位领导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是明知所实施的行
    2024-02-02
    206人看过
  • 偷摩托车罪犯的行为构成犯罪有哪些
    偷摩托车未遂的,构成犯罪,构成盗窃罪的未遂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22
    434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反规定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等情形。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2、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3、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4、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
    2024-04-15
    159人看过
  • 哪些罪行会使犯罪分子成为不能假释的对象
    一、哪些罪行会使犯罪分子成为不能假释的对象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此外,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82条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二、假释期间有什么限制假释期间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其规定有: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
    2024-01-01
    281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绑架罪犯了绑架罪会怎么处罚
    一、哪些行为构成绑架罪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罪的表现形式具体有以下三种: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常见的犯罪形式多为犯罪分子绑架他人实施控制后,向其近亲属索要财物的行为。2、基于财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如犯罪分子抢劫作案后,劫持人质,要求警方让其离开犯罪现场的行为。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绑架他人作人质,威胁、要挟达到犯罪目的,这种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财物,也有政治目的、个人目的或恐怖活动等目的,而如果以财物为目的的,必须是勒索财物的行为,也即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其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二、犯了绑架罪会怎么处罚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
    2023-04-04
    264人看过
  • 有哪些行为涉嫌犯罪构成洗钱罪
    洗钱罪情节严重的情形如下:1、洗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多次实施洗钱活动的;3、个人以洗钱为业或者单位以洗钱为主要业务的;等等。洗钱罪的违法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犯罪违法所得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为利益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一、被骗参与洗钱怎么处理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人洗钱是不构成犯罪的,若确属不知情,则有可能涉嫌诈骗,若转移的资金不合法,会被追究刑责的。洗钱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犯罪违法所得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为利益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犯罪故意中明知的判断,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不
    2023-06-23
    47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哪些挪用公款行为会构成犯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9
      下列挪用公款行为属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r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r2、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
    • 非法行医罪犯罪行为哪些行为构成犯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2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司法解释还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 哪些常见的犯罪行为会构成诈骗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
      比如,因为恶意透支构成的信用卡诈骗罪,大概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了,有这种案例,女孩把自己的信用卡给男朋友用,男的拿去透支,女的明知男的透支,但觉得不是自己花的就不用负责,但实际上女的既然明知男的透支,又自愿把卡给对方,就和她亲自去划卡透支一样。还有容留卖淫和容留吸毒,自己卖淫和自己吸毒都不是犯罪,但容留他人实施这些行为有罪,当年房祖名的案子,罪名就是容留吸毒罪,他获罪不是因为他吸毒,而是他带朋友在自己
    • 哪些污染环境行为会构成犯罪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
      根据《环境污染犯罪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构成污染环境罪: (1)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3)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4)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
    • 哪些侵占犯罪行为构成侵占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30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