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11:52:57 108 人看过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是一个与私益诉讼相对的一个概念,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法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并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

二、确立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一)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的缺失,导致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整体有效性不足。

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虽然业已形成由宪法、单行法规及其他部门法进行各层面保护的实体法体系,但由于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使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程序立法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导致确认在实体法中规定的各项公共权益缺乏实施的程序保障,在公共权益受损时不能妥善加以解决,在无形中放纵了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当程序的保障,导致各项关于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制度的规定过于形式化而缺少可操作性,从而在整体上大大削弱了我国公共利益保护法律体系的有效性。因此,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加强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程序保障,是从根本上遏制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增强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体系的合理性、高效性、有效性的需要。

(二)民事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保护公共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一方面,民事公益诉讼旨在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其效力不仅向前发生,使提起诉讼的特定当事人及最近范围相关当事人的社会公共权益损害得以赔偿,同时基于判决具有的扩散性,使民事公益诉讼的效力亦可向后发生,从而可以有效预防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民事公益诉讼的任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私权纠纷的解决,它隐含着对各种与社会公益有关的间接社会关系的调整,为全体社会确立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指南,确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并推动既有相关实体法律的发展。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部门的公益保护职责更趋向于一种部门利益的争夺,在行政力量不足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权益的情形下,由公众力量介入尤为必要,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可以保护特定当事人,也可以使广大公众的社会公共利益得以维护,并能够推动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公益法律制度的发展。

(三)我国的现行民事诉讼法律规定不足以保证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权益的保护。

社会公共权益是公民个人权益的集合,因此,公众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天然积极性。我国的现行法律并非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和控告,但这种检举和控告通常被理解为在行政措施层面上向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告发。从此层面而言,公民的检举、告发活动只是充当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一条线索来源,公民的检举、告发归于国家管理。应当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已规定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但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有限,且与之相配套的管辖、资格认定等制度缺失,加之代表人缺乏实体的处分权,导致代表人诉讼不足以代替民事公益诉讼成为保证公众参与保护社会公共权益的方式。

(四)确立民事公益诉讼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和节省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的需要。

一方面,确立民事公益诉讼首先需要确定该类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以确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启动条件。在我国,由于民事诉讼法对诉讼启动的原告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以原告不适格为由不予受理的情形难以动摇,与不得拒绝审判原则相悖。因为拒绝审判,就等于无条件地宣布原告的失败。因此,确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放宽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不仅是保护社会公共权益的需要,也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从诉讼成本而言,确立民事公益诉讼能够以最低的诉讼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诉讼效益。在一定层面上,民事公益诉讼可使多数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纠纷主体的诉权得以集中行使,减轻了法院在审理群体性民事纠纷诉讼主体众多产生的压力,简化了诉讼程序,加快了争议的解决进程,减轻了当事人的各种负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司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起到诉讼经济的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08: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益诉讼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种类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种类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共同诉讼有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两种类型。其中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同一的共同诉讼,是必要共同诉讼;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同种类的共同诉讼,是普通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须合一审理并在裁判中对诉讼标的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的目的在于防止矛盾判决。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且当事人也同意合并审理的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诉讼的经济性。二、民事诉讼的特点(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
    2023-06-06
    187人看过
  • 公民和人民有区别公民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什么概念
    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二:首先,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其次,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一、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什么人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有:在中国境内居住但未取得中国国籍的;年龄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选举权指的是公民依法参加选举的权利,包括提名代表候选人、参加讨论、审议、代表候选人名单协商、参加投票选举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宪法知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
    2023-03-22
    72人看过
  • 诉的客体和诉讼标的概念是什么
    一、诉的客体和诉讼标的概念是什么?诉讼客体是诉讼主体的活动所指向并完成的客观事实,即通过诉讼活动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在刑事诉讼中,必须解决的是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及犯的什么罪,犯罪事实、情节与证据如何,是否需要适用刑罚和适用何种刑罚等一系列问题。诉讼客体是诉讼活动的终极目标。它是诉讼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刑事诉讼中,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种罪,是否需要处刑以及如何处刑。在民事诉讼中,即诉讼标的,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加以保护的法律关系或权益。在行政诉讼中,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保护行政法规所确认的合法权益。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所争执的需要通过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予以解决的民事、经济法律关系,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每个诉讼都有特定的标的,一般由原告的诉讼请求决定。诉的标的使诉特定化,以区别不同种类的诉。给付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提出的实体权
    2023-04-13
    436人看过
  • 诉讼中自认是什么概念
    自认是指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争议认可的意思表示。这里着重阐述对事实的自认。对事实的自认也包含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明示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承认,该承认对自己产生纯不利的法律后果事实时,对方无需举证,即可视为客观事实。默示自认又称拟制自认或准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既未明确表示承认,也未作否认的表示,而法律规定应视为自认的情况。一般地,在庭审过程中,特别是口头辩论阶段,任何一个具有经验与理性的法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双方当事人的一举一动,而当事人一方通过口头陈述或者某种行为在一个普通人的眼里足以构成对某一事实的主张,而在此情形下,另一方当事人对此却无动于衷,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这种态度本身在法庭上应当被视为系该当事人就对方所提出的事实主张为真实而不予争执。当然,对于这种默示自认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只能在言词辩论终结前
    2023-06-13
    434人看过
  • 公益诉讼 民事诉讼法
    1、对人的效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进行民事诉讼的人。2、对事的效力:(一)《民法典》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二)由《民法典》调整的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收养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三)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四)由《民法典》调整的合同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五)由《劳动法》调整的部分劳动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六)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别程序和非讼案件。3、只要在我国的领域,并涉及触犯法律的案件,并且是在1991年4月9日之后,都可以适用于民事诉讼法。一、保险纠纷诉讼的规定是什么保险合同纠纷诉讼的规定是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按法律程序,通过法院对另一方当事人提出权益主张,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解决争议、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这是解决争议最激烈的方式。在我国,保险合同纠纷案属民事诉讼法范畴。与仲裁
    2023-03-07
    330人看过
  • 起诉的概念及区分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
    起诉的概念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民事诉讼: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刑事自诉公民对下列三类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称为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如下:一、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不作为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2023-06-11
    43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的处分原则和概念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的权利对象多种多样,但无非两大类:一是基于实体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民事实体权利;二是基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所产生的诉讼权利。对实体权利的处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诉讼主体在起诉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在民事权利发生争议或受到侵犯后,权利主体有权决定自己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不仅如此,权利主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选择所受保护的方法。例如,在侵害财产所有权的纠纷中,被损害者有权就全部损害提出赔偿要求,也有权以部分损害的赔偿作为诉讼标的;同时,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也有权要求侵权人作价赔偿。第二,诉讼开始后,原告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即将诉讼请求部分或全部撤回,代之以另一诉讼请求;也可以扩大(追加)或缩小(部分放弃)原来的请求范围。第三,在诉讼中,原告可全部放弃其诉讼请求,被告可部分或全部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达成或拒绝达成调解协议;在判决未
    2023-07-11
    376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明规则的概念和意义
    何谓民事诉讼证明规则呢?一般认为:民事诉讼的证明规则就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用来衡量证明主体利用证据证明的活动是否达到了要求以及具体达到了何种程度的准则和尺度。换句话说,证明规则就是在诉讼案件中已经确定的一把尺子,当事人的证明程度跨越了该尺,则这项证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即认定为真。它体现如下几个内容:1、提供证据的主体是纠纷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判断的主体是法官。2、证明规则是法定的规则,是由法律预先设定,作为认定事实的尺度。3、当案件证据的证明程度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规则时,该证据所证明的案件事实可以成为法官进行裁判的事实依据,即证明规则起到的是诉讼证明尺度的作用。证明规则对于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当事人对是否采取司法救济进行判断。当事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必然对几种存在的权利救济方式进行利益权衡。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证明规则,当事人对应如何履行证明责任不明确,无法判断自己
    2023-05-22
    263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是什么?
    个人信息安全是指公民身份、财产等个人信息的安全状况。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个人信息受到极大的威胁。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根据公开信息,拒不完全统计,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个人财产受到损失。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是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个人要提高信息保护的意识以外,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一、如何防止个人信息遭遇泄露?1、选择可靠的平台随着电商时代的降临,营销与用户这两个词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新的平台也在不断诞生,相信大家肯定遇到过新的平台搞优惠吸引用
    2023-06-24
    473人看过
  •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范围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什么?显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包括两个诉讼,其一是行政诉讼,其二是民事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行政诉讼的当争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了若干个分属于不同诉讼系列但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诉讼请求,法院将这些不同诉讼请求并案处理的情况。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是:第一,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行政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即如果行政诉讼不存在,就不可能会有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为提起之前,或行政诉讼已经终结时,都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第二,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与行政诉讼相关联。即指两种诉讼既是同一违法行为引起的,也与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相关,两者缺一不可。所不同的是前这是实体上的关系,后者是程序上的关系。第三,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起。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民事诉讼可以单独提起,但当它附于行政诉讼是就必须受行政诉讼的制约。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2023-06-06
    258人看过
  • 诉讼离婚的诉讼的概念
    诉讼离婚一般指的是,在夫妻双方就离婚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之时,由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如果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经破裂,或者是证明一方有法定准予离婚事由之一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一般会判决准予离婚。诉讼离婚的程序1、起诉。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2、审理。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3、判决。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
    2023-08-12
    51人看过
  • 债权人的诉讼时效的概念是什么
    租房合同没到期房东能终止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依约解除租房合同,除此之外,租客违约致使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房东可以依法解除租房合同终止租赁关系。一、租房合同提前解除提前解除租房合同的证明应写明:提前终止的事由、提前终止的条件和提前终止的违约责任,一并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地址,房屋的位置、面积、装饰及设施,房屋用途,现定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及交付方式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二、出租人未经房主同意可以再找人合租吗出租人未经房主同意不可以再找人合租。如果租赁合同约定不允许租客转租或合租的,那么租客自然不能与他人合租,否则构成违约将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租客在未经房东同意擅自与他人合租,事实上亦构成违约,房东可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租客承担违约责任。不过,如果擅自与他人合租的行为,事后得到房东的默认或明示许可,那么可认定房东同意租客与他人合租的行为,将不
    2023-06-28
    71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及意义是什么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刑事诉讼诉讼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二、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一)客观性:是指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不是主观想象、猜测和捏造的事物。(二)相关性:又称为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三)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出示、和查证,都由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采证标准,为法律所容许。三、刑事证据的意义(一)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二)证据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三)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四)证据是促使犯罪人认罪的武器,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工具。
    2023-06-01
    22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保全概念如何阐释?
    一、民事诉讼法保全概念民事保全,是指为保证执行将来的判决或者保证实现债权人权利,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据职权,对相关财产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命令债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制度。保全制度的意义主要在于维护利害关系人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法院裁判在社会实践中能得到真正的实现,避免损害的扩大。根据保全的对象,可以将民事保全具体划分为财产保全、行为保全、证据保全等制度,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或者依照职权,依法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以避免财产被转移、隐匿、损害。行为保全,又称为临时禁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或者依照职权,对相关主体的侵害或者有侵害可能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以避免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行为保全制度原来只存在于知识产权法、海事诉讼法等特别法中。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行为保全增加到民事诉讼法之中,使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二、财产保
    2023-03-15
    261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公益诉讼
    相关咨询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理这个概念是如何解释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5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理这个概念是怎么解释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中的共同诉讼的概念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20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2-09
      律师解答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概念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
    • 民事诉讼的n和上诉概念区别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13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法院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活动。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虽然都是重新审理,但二者区别很大。一是二者审理的基础不同,上诉的基础是未生效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的基础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二是提起的理由和证据不同,上诉只要写一份上诉状,就可以进入二审程序,而再审必须提交证
    • 什么叫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9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特征: 1.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主持进行。 2.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3.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