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瞒事实属于诈骗罪吗?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用欺骗方法骗取财物以外的其他非法利益的,也不成立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10条的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诈骗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行为人设法使被害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以致“自愿地”将自己所有或者持有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或者放弃自己的所有权,或者免除行为人交还财物的义务。诈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以欺骗的方法骗回他人久借不还的欠款的,不构成本罪。无论所骗财物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他人所有,或者转归集体非法占有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对于隐瞒事实属于诈骗罪吗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确定,只要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标准的,那么就可以认定为诈骗罪,如果行为人只是单纯实施了隐瞒事实的行为,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那么就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
诈骗罪中哪些行为属于隐瞒事实罪?
357人看过
-
借钱隐瞒事实,是不是诈骗罪
297人看过
-
诈骗罪中具体哪些是隐瞒事实
211人看过
-
借款后隐瞒事实,构成合同诈骗罪
19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含义,与诈骗罪区别
231人看过
-
隐瞒婚姻欺骗感情属于犯罪吗
165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诈骗属于诈骗罪吗,隐瞒的事实婚姻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8隐瞒事实双方属于诈骗罪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
-
一方隐瞒事实的婚姻有效吗能否属于诈骗的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5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当今社会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这种也是最难打击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合法的婚姻为幌子,来骗取合法的婚姻登记,这是诈骗犯罪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案件。当前,诈骗者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贫困人群的婚姻诈骗上,诈骗案件呈上升态势。我国《民法典》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
-
夫妻隐瞒离婚借钱属于诈骗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7离婚并不能逃避债务。离婚夫妻之间的财产划分属于夫妻内部协议,对于第三方无效。换句话说,只有债务是发生在他们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那么债权人都可以将夫妻双方(无论现在是否离婚)同时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还钱。
-
隐瞒精神病在婚姻法里属于诈骗罪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31婚前隐瞒精神病不是骗婚。婚姻欺诈是指欺诈者根据国家婚姻登记程序,或者以婚姻为诱饵,骗取他人感情、财产,诱骗他人性生育的行为。 虽然婚前隐瞒精神疾病不是骗婚,但被隐瞒的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要求离婚。 如果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后,将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判决准予离婚。
-
转让被骗隐瞒情况是否属于诈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07转让被骗隐瞒情况属于民事欺诈行为,不属于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