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物权对应特定的财产或物品,拍卖中获得物的所有权是所有买受人的最终目标。债权并不对应特定物,债权的买受人获得的只是取得物权的手段,有待于通过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来实现。债权的实现程度首先取决于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和履行能力;其次受权利时效等因素制约,例如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即演变为自然债务,即债权人可以接受债务人的自动履行,但是丧失了诉讼胜诉权;再次,取决于主张权利的时机,债权人之间是平等的,在债务人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先行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往往能够以优良资产获得清偿,而后主张权利的债权人一般只能获得不易变现的财产或者不能得到全部清偿。
二、买受人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并存
债权实现程度的不确定性也就决定了买受人既有通过债权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又有债权无法实现的巨大风险,机遇和风险共存,如影随形,因此,对某些投资人是商机,对某些投资人却是不适合的。为了规避风险,应在参与竞买前尽可能的了解风险所在。债权买受人的风险主有:
1、资产调查失误。主要是财产权属问题:不动产在债务人账目中有记载,而权属并未登记在其名下;财产被设定抵押登记等;
2、主张权利滞后,主要资产抵偿其他债权人,或者已经被查封、冻结,或者裁定给其他债权人。
3、债务人破产。根据《破产法》规定,进入破产程序后,所有未完的诉讼程序均中止,已经查封资产的情况下面临与全部债权人平等受偿的风险,而且是在职工工资、税款先进行清偿的前提下,债权往往难以得到全额受偿。
4、资产难以执行或无法变现。法院执行工作受一定客观条件限制,有时存在执行难的情况,资产的变现往往是实现债权的最后一步,由于市场因素制约,有些财产短期内无法变现,会造成债权人财务上的困难。
三、交接方式特殊性
债权拍卖成交后,交接的结果是债权转让行为的完成,债权交接与物权交接的最大区别在于债权交接只涉及到凭证交接和法律文书的签订,移交包括两方面内容:
1、从权利转移角度,债权拍卖要有债权转让协议书、债权转让通知书。债权转让协议是委托人与买受人之间进行债权转让的基本文件,要使债权转让行为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还必须对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书。
2、权利完整角度,要移交债权文件的原件。债权拍卖移交的并不是特定的物,而是主张债权的依据,包括合同、债权人一方履行合同的证明文件、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等,材料的缺乏或债务人的不配合均会给买受人带来损失。
-
债权拍卖的特点包括哪些
330人看过
-
拍卖有什么特点?
325人看过
-
债权拍卖具有怎样的特点
251人看过
-
强制拍卖及其特点
491人看过
-
土地拍卖制度特点
431人看过
-
拍卖的三个基本特点
333人看过
资产调查(又称审慎调查)是根据国家赋予律师事务所的调查取证权,用于调查被告人、被执行人、债务人或者相对人的经营现状和资产现状,尤其是各种动产和不动产的状况,协助债权人成功进行诉讼,保障胜诉后的判决执行,或者保证经营目的成功实现或者降低诉讼或... 更多>
-
债权拍卖具有的特点包括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9债权拍卖具有的特点: 一、实现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二、买受人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并存; 三、交接方式特殊性《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
侵权损害赔偿的特点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2侵权损害赔偿的特征:1、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在各种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均不能以实际造成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权利遭到侵害、面临危险或受到妨碍,即可要求行为人承担此几项责任;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只以财产受到侵害为前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的承担通常
-
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哪些?有哪些特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故意的;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区分过错的形式,在确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时有一定的意义。一般说来,故意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重于过失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侵占罪有哪些特点侵占罪有哪些主要特征江西在线咨询 2021-08-311、侵占的是帮别人保管的财务、被别人遗忘的物品或者别人的埋藏物; 2、侵占罪是需要由被侵害人起诉才能处理的一种犯罪,如果被侵害人不追究则法院就不会立案也不会处理; 3、侵占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拒绝交出占为己有的物品;一般侵占罪为处以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罚金,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则处以两年到五年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以罚金。
-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的特点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2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是指使他人的人格的社会评价降低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有: 第一,侵权行为须有使他人名誉贬损的性质。 第二,侵权行为须指向特定人的名誉。 第三,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须为第三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