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告知当事人五件大事
1.告知裁判文书送达的具体日期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很多诉讼权利都是依据裁判文件书的送达时间确定,如上诉权、申请强制执行和申请再审的权利等。如果当事人不能准确知道法院送达裁判文书的时间,其将无法知道其法定权利的存续期间,也无法及时行使权利,这样很容易使其权利处于随时消灭的危险之中。
因此,律师在获得法院送达的裁判文书后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裁判文书的具体送达时间,同时应当保证该确定的送达时间准确无误,并与相关法院确认的送达时间一致。代理律师在不能准确确定裁判文书送达时间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向相关法院核实,并将核实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
2.告知上诉期限
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日,该上诉期限均相对较短。在这么短的期限内,当事人通常需要研究一审裁决文书及裁决逻辑,以判断是否需要上诉。同时当事人在这期间还要考虑是否仍继续委托一审律师代理案件二审阶段,而这些重要决策均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律师,应当在从法院获得一审裁决文书后立即将裁决文书送达给当事人并告知其上诉期限,以便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对上述事项作出应对。
然而,有些律师知晓一审判决不理想后,不愿立即将结果告知当事人,想等找到充足的理由再和当事人沟通,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不正确的,且风险巨大。毕竟案件的裁决结果是绝不可能被隐瞒的,既然如此不如提早告知当事人,以共同应对。敢于面对困难和承担责任的律师,反而更容易赢得当事人信任和尊重。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激发当事人的不满甚至报复。
3.告知申请执行期间
尽管民诉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长达两年,但仍有不少当事人忘记申请强制执行,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裁判文书公告送达的时候。在面临如此重大失误导致损失的情况下,当事人追责任是必然的,该追责通常从裁判文书是否送达其本人开始。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通常直接向代理律师送达裁判文书,因此当事人很容易取得证据证明系该代理律师领取了裁判文书。在这种情形下,显然应当由领取该裁判文书的代理律师举证证明此后其将该裁判文书送达给了当事人本人,并已告知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
有律师会认为,当事人应当知道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期间,而不需要由代理权已终止的律师告知。姑且不说这里是否存在诚信义务或附随义务,只要当事人找到和你纠缠律师责任的借口,就意味着你已经失败,因为律师是一个依靠信誉生存的职业。当这个社会出现一种声音,开始讨论你是否尽责的时候,你的信誉很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律师的代理是全程的,也就是不仅包括审判阶段还包括强制执行阶段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风险将更大,稍有闪失,便会大祸临头。
4.告知财产保全期限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冻结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证案件胜诉后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很多当事人提起诉讼通常以采取了有效的保全措施为条件。如上所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几类财产保全措施均有明确期限,超过期限,当事人没有向法院申请延期的,保全措施很可能被自行解除。因此协助当事人管理好财产保全期限,保证财产保全措施在案件获得执行前处于有效存续状态对当事人的利益维护至关重要。
因此律师在从法院获得裁判文书后,虽然意味着一个阶段的代理事务的完结,但当事人的权利救济程序并未因此结束。因此代理律师在获得法院送达的裁判文书后,必须及时告知已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期限,提示当事人及时办理延续保全措施的手续,以免当事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5.告知申请再审的期限
由于启动申请再审程序的成本不高,所以对终审判决有异议的当事人多数情况下通过采取该项措施寻求救济。如此一来,申请再审的期限对当事人来说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律师在拿到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文书后,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以免妨碍当事人行使该项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该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由此可知,申请再审的期限相当短,正因为如此律师万万不可在此问题上疏忽大意,以免成为替罪羊。
-
当庭宣判的案件怎样领取裁判文书
154人看过
-
民事行政判决书应告知当事人申诉权
229人看过
-
裁判文书上网后如何保护当事人隐私
441人看过
-
民事裁判文书中应明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188人看过
-
民事判决书律师和当事人各一份吗
467人看过
-
行政处罚应当告知当事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81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当事人拒绝领来法院裁判文书怎样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31问:我和李某的债务纠纷,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后,当庭判决我败诉并通知我们3天内到法院领取判决书。我因不服,就没去领取判决书。一个月后,法院的执行人员找到我,要求我按判决书履行义务。我说我没领取判决书,还可以上诉,法官却告诉我已过上诉期限。《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期15天,并从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我没有领判决书,法院也没向我送达判决书,怎么会超过了上诉期限?(林军) 答:《最高人民
-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告知被害人当事人当事人当事人到场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8《(2006年)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第十九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对伤情比较复杂,不具备即时进行鉴定条件的,应当在受委托之
-
刑事案件判决书在什么时间通知当事人的律师?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1你咨询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这样规定的,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
-
家属收到当事人刑事案件立案通知书后,律师可以不通知当事人到看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按照法律规定不可以;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法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缓刑的辩护,维护被告人的最大权益,争取最好的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