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给别人看了属于泄密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6 19:23:03 353 人看过

如果造成损失了那就算,这属于泄密行为了。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当事人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一、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没生效吗

缔约过失责任不是合同没生效。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二、订立合同的保密义务有哪些?

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有下列保密义务:

1、对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2、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网贷被骗签了合同会有什么后果

网贷签合同的过程中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如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5: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缔约过失责任相关文章
  • 合同给别人看有没有问题
    合同能拍给别人,不过最好是在什么都没有填的情况下,如果填了相关的信息,建议把名字、手印之类的遮档住再拍给别人看。这样就没有太大什么风险,但是主要保管好个人信息。一、购房合同能随便打印么购房合同能随便打印,但建议最好不要,如果怕丢失,以防万一是可以复印一份做备份的或者是需要购房合同的时候可以复印一份,其他时候最好不要打印,以防被有心人知道暴露不该暴露的信息内容。在申请备案或是办理房产证、申请房贷的时候都是需要购房合同的,不过需要的是购房合同的复印件。购房合同包含了房屋的相关信息,如位置、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等,以及房主个人信息,不建议随便打印。二、防范网络诈骗,我们该做些啥?网络世界,鱼龙混杂,有些骗子总会披着美丽的外衣,在网络上进行诈骗。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我们需要擦亮一双能识别诈骗的慧眼。支招一不要随意拨打网上的电话有些诈骗网站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让您拨打,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提
    2023-03-24
    257人看过
  • 企业泄密属什么罪
    一、企业泄密属什么罪泄漏公司机密罪肯定是犯罪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泄露公司机密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签订了保密协议的,泄露公司机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标明急件或特急。三、国家秘密的解除情形(一)自行解密。凡保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事项,即自行解密,无需办理解密手续,也不另行通
    2023-06-16
    398人看过
  • 别人泄露商业机密怎么罚
    现在没有泄露商业秘密罪,只有侵犯商业秘密罪,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
    2024-04-23
    73人看过
  • 泄露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侵权
    泄露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侵权行为?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是对公司权利的侵犯,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泄密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受权利人保护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因此,许多单位(如it、科技、证券等金融行业)在招聘新人、引进科技骨干人才时,往往会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随着国内外企业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日益增多,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比如通过电子邮件、软盘拷贝等手段,采取泄密、盗窃、间谍、占领等手段,行动更加隐蔽。在实践中,间谍为了躲避攻击,有时会采用“合法”的方式进行掩盖,如利用商业秘密权利人招收人才的机会,窃取商业秘密并跳槽,或以“合法”转让的形式从研究机构获取商业秘密,以高薪挖走那
    2023-05-07
    87人看过
  • 从“泄密门”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从两会多位委员提案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到3.15中国电信被爆垃圾短信横行,再到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中《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的制订完成,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就出现了实质性变化,真正进入全方位(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技术防御)护卫个人信息安全的时代。法律法规:个人信息立法已成共识3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上指出,个人信息保护关系每个人,也关系到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网络秩序。随着网络发展,个人信息集中度越来越高,个人信息保护成为法制建设关注的重要内容。加快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二是收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单位、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三是社会公众要关注个人信息不被盗卖或滥用,社会各界和媒体要加强监督。无独有偶,在刚刚过去的2012
    2023-06-07
    207人看过
  • 拍照给别人可以看得到合同吗?
    可以,但是建议最好不要拍照给合同以外的人看,因为合同中有当事人的名称、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若拍照给别人看,会暴露了合同当事人的一部分隐私,这种情况如果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到时候可能会有很多骚扰电话。另外,若合同是拍照给了一些贷款公司或者是不法分子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一、手机拍照的合同有效吗?如果被拍照的合同中双方均有签字盖章,或者双方均认可照片合同约定,并依照合同履行的,该合同对于双方具有约束力。但是手机拍照的合同作为证据,如果没有其它证据互相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的话,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二、合同的照片有没有法律效力
    2023-03-04
    341人看过
  • 官员泄露国家机密属于赎职罪吗
    如果官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泄露机密的行为将构成渎职犯罪中的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将会被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一、国家秘密有哪些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是指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4、国民
    2023-03-30
    12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泄密违约金合理么
    劳动合同中约定泄密违约金的条款是合理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一、违约金的比例一般是多少?违约金没有规定的比例,双方都接
    2023-03-26
    320人看过
  • 合同有保密协议能给法院看吗
    如果是为了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合同有保密协议能给法院看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劳动者将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一、什么是保密协议?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竞业限制协
    2023-02-19
    432人看过
  • 泄露公司机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泄露公司信息构成什么罪,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行为人泄漏公司机密,如果情节轻微的,那么只会受到公司的行政处罚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不构成犯罪;2、如果是情况严重的,已经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了,那么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当接受刑事处罚;3、行为人泄密时,必须是主动的,如果是被动泄漏的,不构成犯罪。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2、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规定;3、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犯罪;4、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脸标准如下:1、行为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五十万元以上的损失的,应予立案追诉;2、行为人的违法所
    2023-06-30
    180人看过
  • 履行合同泄露机密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如何证明员工泄露商业机密单位需要证明以下几方面内容:1、存在劳动关系。2、存在商业秘密,即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3、员工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掌握了商业秘密。4、员工有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5、因商业秘密泄露而导致损失。二、上缔约上的过失有哪些表现形式缔约上的过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这类行为主要是指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通常有以下情形:(
    2023-03-05
    111人看过
  • 给别人走账20万属于什么罪
    如果是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给别人走账20万属于洗钱罪。一、何为洗钱罪?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本罪的法益是复合法益,包括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二、洗钱罪的既遂标准是?洗钱罪的既遂标准:依据我国《刑法》的洗钱罪的相关规定,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存在法律规定的,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即构成本罪的既遂。三、什么是洗钱罪,具体怎么进行处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
    2023-06-27
    235人看过
  • 给别人打了打回去属于正当防卫吗
    一、给别人打了打回去属于正当防卫吗在遭受他人攻击之后,若袭击者继续施暴且没有停止的迹象,受害者有权在合理范围内实施自我保护措施来反击,这种情况将视为正当防卫;然而,如果反击超出了必要限度并对袭击者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那么这便会被归类为防卫过当。同样地,假如在遭到他人殴打的过程中,袭击者已然停下行动,而此时遭受打击的对象却依旧对其进行反击,这种情况不应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原因在于攻击已经停止,威胁降至最低。然而,如果袭击者采用了诸如行凶、谋杀等严重威胁到受害者生命安全的暴力行为,那么受害者采取适当的防卫措施进行反击则应被视为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2024-07-30
    240人看过
  • 合同中写着可以拍照给别人看吗
    合同可以拍照给别人看,但不建议,如果实在要拍照给别人看的话,最好把隐私部分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部分遮挡。合同中有当事人的名称、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若拍照给别人看,会暴露了合同当事人的一部分隐私;且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签空白劳动合同拍照有效吗拍照是无效的。签空白劳动合同属于《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二项,即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这种情形,所以签空白合同拍照是无效的。公司给签空白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可以匿名向劳动部门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08-03
    401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可以约定。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致... 更多>

    #缔约过失责任
    相关咨询
    • 泄密专利属于什么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10
      若泄密人的专利泄密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不属于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范畴,则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不是犯罪。如果泄密人的泄密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属于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范畴,则属于刑事案件,是犯罪。
    • 被我老婆很多朋友看见了,我属于泄露机密么,泄露商业秘密罪构成犯罪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4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本案中,你没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并且也没有给权利人带来损失,因此根本不构成犯罪。
    • 员工泄密属于什么法律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05
      员工泄密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要依据泄密的情节而定。如果签订了保密协议的,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如果泄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
    • 被告公开泄密属于什么违约金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1
      违约金法律没有规定限额,应当双方协商。不过,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所以你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 儿子泄漏了公司秘密属于刑事责任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3
      【法律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历年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处理经济纠纷案件时发现涉及犯罪的,不论是否已经处理完毕,均应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