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未成年人有什么权利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5 19:34:10 132 人看过

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享有保护隐私的权利。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了防御别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别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

一、如果别人侵犯我的隐私该怎么办

别人侵犯我的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受害者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二、公开聊天记录是否算侵犯个人隐私

在网上公开别人的微信和你的聊天记录,可能会侵犯别人的私人隐私。要看聊天记录的内容是否涉及到别人的个人隐私。

隐私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非法侵犯、知道、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预自己的私生活,决定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公开人群的范围和程度。

三、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办?

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附带民事赔偿及精神损失费。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0: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未成年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罚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一、安装追踪器是犯法的吗装跟踪器,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肯定属于违法行为。可根据情节,由公安机关给予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单独就隐私权而言,刑法尚没有规定为犯罪,不属于犯罪行为。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受侵害的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二、偷拍女性照是否构成违法?偷拍女生并将照片传播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被人在门口写字骂警察怎么办当众或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都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2条规定进行治安处罚。可以进行治安处罚的辱骂他人的行为一般的表现形式为,在公共场合公然贬低他
    2023-04-07
    270人看过
  • 隐私权保护对象是什么,隐私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呢
    一、隐私权保护对象是什么隐私权保护对象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个体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人隐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表现形式来看,隐私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二、隐私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呢隐私权与名誉权有以下区别:1.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2.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4.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侵犯隐私权可能出于故意也可能出于过失;侵犯名誉权
    2023-07-12
    308人看过
  • 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如何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进入公众视野,获得公众的广泛关注并进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由于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影视剧的出现,儿童明星也成为造星运动的一个群体,并开始出现在各类商业演出的舞台上,他们成为了公众人物。民法和刑法关于年龄界限有不同的区分,在民事行为能力上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分。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对此有相关规定,从刑法上承担刑责的角度分成了14岁以下、14岁至16岁之间、16岁以上三种。民法上和刑法上对于年龄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一般比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长2岁,其区别的原因和背景在于通过此项规定对触犯刑事法律的公民给予更严格的限制,以对社会和广大民众予以更大程度的保护,免受犯罪行为之侵害。对于年龄的规定应该属于法律政策调整的范围,而法律政策
    2023-08-17
    165人看过
  • 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纠纷怎么处理
    一、什么是隐私纠纷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纠纷,是指因自然人的隐私权受到侵害而引发的纠纷。隐私权所保护的隐私,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不能作任意的扩张或者限制的解释。私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一切情报资料和资讯,诸如身高、体重、收入、生活经历、家庭电话号码,病患经历,等等。私人活动,是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之间的两性生活、婚外性关系等。私人空间也称为私人领域,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秘部位、个人居所、旅客行李、学生书包、日记、通信等均是。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它包括这样几种权能:1、隐私隐瞒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隐瞒,使其不为人所知;2、隐私利用权,权利人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3、隐私支配权,支配自己的隐私,准许或
    2023-04-30
    386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对未成年人隐私权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2023-06-13
    206人看过
  • 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惩罚是什么法律
    一、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惩罚是什么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法律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侵
    2024-02-25
    82人看过
  •  未成年人隐私权侵犯案件判刑情况
    该段内容讲述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被判有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同时,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也会受到从重处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被判有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侵 犯 未 成 年 人 隐 私 罪 的 刑 罚 是 多 少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罪是指在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及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实施隐私侵犯行为,例如偷拍、录像、散布、公开披露未成年人的私人信息等。根据我国
    2023-09-10
    251人看过
  • 公民隐私权包括什么内容,隐私权是公民的什么权利
    公民隐私权一般包括了个人生活自由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利用权等内容。隐私权是公民的一种基本人格权利,非法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所,传播他人私人信息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一、公民隐私权包括什么内容公民隐私权包括的内容有: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3.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4.个人隐私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
    2022-07-05
    102人看过
  • 未成年人隐私权和父母监护权的法理冲突
    我们说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从它开始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冲突的基础,这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两个互不包容的利益载体。因此,二者在法理上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冲突。1、主体竞合产生角色冲突。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享有被监护权。隐私权和被监护权在未成年人这个被保护的主体上竞合。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监护未成年人是其法定职责。因此,父母的监护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在父母这个保护主体上竞合。在这里,未成年人一方面充当依附者的角色,处于被管教、被呵护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处于独立的和主动的地位。而父母在其中则分别处于与未成年人完全相反的角色和地位。这种角色冲突,使得双方处于两难境地,特别是承担对未成年人监护重任的父母,更是如此。一旦上升到法律层面、司法工作者则处于尴尬境地。2、客体竞合产生内容冲突。父母监护权的客体是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客体是未成
    2023-06-24
    196人看过
  • 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有哪些种类?
    一、什么是隐私权隐私就是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依据布兰蒂斯和沃伦的定义,隐私权是一种独处的权力。哥伦比亚电子百科全书的定义则是“不被政府、媒体或其他机构、个人无正当理由干涉的独处权。”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二、隐私权有哪些种类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
    2023-03-28
    192人看过
  • 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是什么权利?
    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是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的人格权利,人格权又包括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一、名誉权是哪条法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到一千零二十八条都是关于名誉权的有关规定。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名誉权案件不公开审理吗?名誉权案件,一般是不公开审理的。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023-02-07
    93人看过
  • 监护人有权看非成年人的隐私吗
    一、监护人有权看非成年人的隐私吗监护人无权查看被监护人隐私。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权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法律对未成年人亦享有隐私权的强调规定,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亦有隐私,亦有其不愿告诉别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一,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权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第二,监护权法定,父母不在身边不代表监护权可以转移,当然父母不在身边且与他人约定(如你舅舅、叔叔、姥姥等)可以视为暂岁时转移监护权。但受托人必须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未满18岁或者他们本身就是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没有资格的。第三,个人消息绝对是隐私,除非涉及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在紧急避险的条件下,任何人都无权偷看任何消息。监护人若不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论是否造成被监护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监护人都
    2024-01-24
    102人看过
  • 未成年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一、未成年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隐私”从学理上解释,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只要不危害公共的利益的应当属于隐私的范畴。由此可见,“隐私”的范畴是比较宽的,不仅个人的信件属于隐私,而且个人的日记、家庭中不愿让人知道的私事、个人的某些疾病,甚至个人的考试分数也属于隐私。在学校披露他人隐私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常见的主要有私拆他人信件,偷看别人日记并加以传播,按考分高低排名次并于以公布等。披露他人隐私,往往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精神损害,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追究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往往是按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的。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
    2023-03-10
    266人看过
  • 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隐私权是指享有私人生活隐私的个人权利以及受自然人保护的私人信息的秘密,并且不是他人非法侵犯,知晓,收集,利用和披露的。此外,正确的主体可以决定某人可以干预他或她的私生活,并决定是否向他人披露隐私以及披露的范围和程度。一、隐私权具体权力有什么隐私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1、自然人的住宅不受侵扰。2、自然人的生活安宁受法律保护。3、自然人、法人的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4、禁止以开拆他人信件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或法人的通讯秘密。收集、储存、公布涉及自然人的隐私资料,应当征得本人同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5、通常意义下的个人信息指的是自然人个体所应该拥有的,能够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本人的特定资料所反映出的内容。而我们享有我们的这些个人信息不受侵犯的权利。比如,您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电话号码、家庭背景等等和您人身密切相关的信息。目前我国立法上没有针对保护公民个人
    2023-03-16
    76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9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里的自然人没有年龄限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未成年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会有什么后果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7
      1民事责任赔礼道歉监护人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这类责任比较多2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把他人隐私照片传播的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等。------这类可能性虽少但还是有可能发生
    • 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有哪些法律依据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18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里的自然人没有年龄限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未成年隐私权一般怎么保护?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29
      未成年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 未成年应该怎么保护隐私权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31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管好自己的信件、曰记等包含有个人秘密的物品,平时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秘密,以防止他人将这些秘密泄露出去。 (2)平时多与父母沟通,使父母通过交流的方式充分了解自己。 (3)如果发现父母窥探自己的秘密时,应当向父母说明希望他们尊重自己的隐私,父母未经自己允许就擅自窥探,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