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中违约金约定过高怎么办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其次,对于违约金的数额,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2款规定,如果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为由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减少违约金请求,则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进行审查,由出借方对实际损失进行举证。
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不按期归还借款,给出借人造成的损失是借款利息。法院要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参照的损失标准也只能是出借人损失的借款利息。
二、借款合同中能否约定违约金。
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不能归还借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形式,依照《民法典》总则的规定,合同约定有违约金的,依约支付违约金;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可见现行《民法典》总则并没有对违约金责任形式所适用的合同范围作出限制。
在《民法典》分则部分中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的规定部分,特别是第六百七十六条所规定的“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也没有排除违约金等其他责任承担方式。而且违约金条款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当事人依据私法自治原则同时约定利息或罚息和违约金,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由此见得,违约金和利息(罚息)两种责任形式在借款合同中是并行不矛盾的。违约金和借款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条款是有效的。
-
如何处理民间借贷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问题
188人看过
-
民间借款违约金最高不能超过多少,民间借贷违约金是否需要纳税
212人看过
-
违约金有哪几类,违约金约定过高该怎么办
466人看过
-
民间借贷约定违约金是否是可以的
202人看过
-
如果民间借贷违约金过高的是否可以起诉
100人看过
-
违约金高怎么办违约金过高原因及解决办法
226人看过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
违约金高怎么处理违约金高被约定过高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12《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民间借贷利息过高的约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2一般来说,对于民间借贷约定的利息过高的,一般只保护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四倍以下的利息。这里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不完全等同于《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符合我国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实际。但是,如债务人自愿给付同期贷款基准利率4倍以上利息,也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不予干预。
-
民间借违约金如何计算,借款利息及违约金过高合法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7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违约金的数额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进行计算;没有约定的,不计算违约金,但借款人要赔偿贷款人的损失或者支付逾期利息。《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1.在借款时,双方当事人有时会约定逾期利息以及违约金。 2.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主张按照约定的
-
如何约定合同违约责任,违约金约定过高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如何约定合同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应该充分预见各种可能的事件,并对后果予以规定。违约责任条款的预见性在于应尽可能预见未来对合同履行有影响的因素。以当前房地产市场为例,在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的背景下,交易各方应对可能出现的包括税收、规划等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的因素事先约定,并规定相应责任及后果等权利义务。如果合同签订时未预见也未能以概括性条款予以涵盖未来事件,则很容易产生争议。2、违约责任应当具体明
-
民间借贷能否既约定利息由约定违约金?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