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出于投资经营审批的各种考虑,同时也为简化公司设立手续,往往在企业设立时,放弃以自身作为投资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方案、继而选择以中国国内某几位自然人作为名义投资者设立中国内资公司。故此做法,在工商登记资料、公司章程上出现的股东或投资人并非外国投资者,而是作为名义投资者的中国自然人。从而产生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非同一人的现象。我们通常将实际投资人称为“隐名股东”,将名义出资人称为“挂名股东”。
从中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司法机关通常根据出资数额、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多种因素,结合具体实施民事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进行综合审查,对隐名股东的法律权利予以有条件认可。如:实际投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对股东资格的明确约定,其他股东对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可、根据公司章程的签署是否可确认其实际出资行为、出资证明书及股东权利的实际行使等,这些事实均可以作为认定隐名股东股东资格的参考依据。
尽管如此,需要提醒的是,外国投资者以国内投资者的名义设立公司,存在法律风险仍然较大。比如隐名股东的设立为了规避国家对外资限制从事特定行业的突破,以规避中国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为目的设立的隐名出资,由于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故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即便存在企业权益的协议会存在被政府机关认定为无效的风险。如果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的违法行为影响企业的存续,则这种法律风险就更为严重。在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的公司设置中,若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虽有确定权利义务的协议,但是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隐名股东不得以工商登记不实对抗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然面临着交易不确定的法律风险。从设置隐名出资本身而言,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
(1)隐名股东和挂名股东之间协议约定事项不完善带来的法律风险。包括双方对一些情况约定不明、约定内容本身存在歧义等;
(2)协议效力不被确认的法律风险。中国目前并没有关于隐名出资的明确规定,发生纠纷时更多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旦协议效力不被确认,事情的处理方式将与公司设立的最初设想的完全不同。
(3)涉及第三人交易的法律风险。无论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如何约定,第三人都无从得知,因此只要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隐名股东仍将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建议在公司设立时,即保持登记股东与实际出资人的一致性,如果必须采用隐名股东方式的,则应慎重选择人选,并与其签订详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明确约定实际出资人与挂名股东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实际持有的股份比例、出资金额、利润如何分配等,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成为隐名股东法律风险有哪些?
成为隐名股东具有如下法律风险:
1、若双方未订立书面代持协议的,则对于主张确认其享有公司股权的事实难以举证;
2、一旦代持行为被认定无效,隐名股东将不享有一般的股东权利,极有可能造成损失;
3、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4、其他法律风险。
-
股东保密:法律风险对隐名股东的影响
177人看过
-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应注意哪些事情?
438人看过
-
第三方如何应对隐名股东的风险?
101人看过
-
2020隐名股东有何风险
496人看过
-
股东应当注意哪些风险?
151人看过
-
隐名股东的风险在哪里2024
95人看过
隐名股东,也可被称为“实际投资人”,主要指的是为了规避法律、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借用他人的名义成立公司,或者借用他人名义进行出资,并且在成立的公司的章程中、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中,都记载为他人的实际出资人。... 更多>
-
隐名股东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隐名股东风险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7有以下方法可以规避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 1、与名义投资者签订合法有效的股权持有合同,约定股权归属; 二、保留履行出资义务的凭证; 3、适当参与公司经营,取得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 四、其它方法。
-
作为隐名股东出资公司,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8隐名出资人实际认缴企业出资,但企业实际的出资认购人与公开登记的出资人不一致。实际的出资认购人是隐名出资人,而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出资人为显名出资人。 显名出资人与隐名出资人之间确定权利义务的协议,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但是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隐名出资人不得以工商登记不实对抗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然面临着交易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隐名出资人本身而言,法律
-
强行隐名股东法律风险的救济方法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021、通过诉讼或者其他股东半数同意,确认股东资格; 2、在股东名册上记载且签订完善的隐名股东投资协议; 3、实际投资人取得公司其他股东的书面同意; 4、没有完善的隐名投资协议时,公司法设置了最后一道防线,投资权益的归属还是归于实际投资人。
-
隐名股东的风险和规避方法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15隐名股东顾名思义便是名字隐藏起来的股东,即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名义人都没有记载。隐名股东又称实际投资人,指的是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虽然隐名股东未被法律禁止,但是隐名股东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隐名投资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投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利益受侵害后法律救助困难;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等。隐名股东最主要的一个规避风险的办法就是,采用书面协议明确显名股东和隐名投资者之间
-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应注意哪些事情?江西在线咨询 2021-06-171、隐名股东虽不是公司名义上的股东,但由于公司的成立起因于隐名股东的出资,根据资本维持和不变的原则,隐名股东不得抽回资金,逃避风险和责任。 2、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出资的,其约定不得对抗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以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 3、一方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