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申诉时效的性质探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15:23:41 155 人看过

司法实践中,申诉时效一直是颇具争议的问题,法院和仲裁机关的处理也常常有不一致的情况。调解仲裁法不仅规定了申诉时效中止、中断,还将劳动法中引发争议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明确规定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并将以前的60日”改为了1年”。这一转变消除了旧法的模糊性,为实践中仲裁机关与法院适用法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仲裁委员会常常以超过申诉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这种做法可能混淆了申诉时效的性质。

目前关于申诉时效性质有这样几种观点:一、认为申诉时效是除斥期间,认为超过了该期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不会受理或驳回申请,也就不会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实质上也就从程序上消灭了当事人请求仲裁保护的权利。笔者认为,除斥期间即不变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而且期限届满将导致权利本身消灭。尽管该观点认为申诉时效的届满并不导致当事人丧失诉讼请求权,其仍应受到民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的保护,但该观点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如果劳动争议申诉时效属于除斥期间,那么该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实体权利理应消灭,何来诉讼请求权呢?况且,新法明确规定了申诉时效的中止、中断。故申诉时效并非除斥期间。二、认为申诉时效既不是除斥期间,也不是诉讼时效,而是与之并列的特殊的仲裁时效或期限,且该期限仅适用于仲裁阶段。笔者认为,此种观点违背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的立法本意。仲裁是请求人民法院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必经程序,是为了将劳动争议案件及时快速解决在调解、仲裁阶段,以使当事人免于讼累,缓解了法院的压力。如果允许当事人在超出申诉时效之后仍然能获得诉讼时效的保护,则容易使仲裁程序流于形式,违背立法初衷。况且,时效制度是针对当事人的权利本身而设定的,是为了督促其尽快行使权利,以维持既定法律关系的稳定,而不是针对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而设定。一个权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时效制度,法律规定仲裁前置程序,并不是赋予当事人选择程序的权利,而是强制性规定争议解决的两个步骤;如允许两种时效同时存在,则当事人实际上(或者被迫)享有了选择程序的权利,这是有违立法本意的。三、认为申诉时效是消灭时效,而不是诉讼时效。该观点认为诉讼时效与消灭时效不一致,认为仲裁时效的法律效力为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义务的抗辩权,仅适用于仲裁程序。笔者认为,根据引起时效发生原因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法律效果不同,传统民法将时效区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我国民法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只是规定了诉讼时效。我国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类似于消灭时效,其后果是如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其法律效果减损;且诉讼时效亦不能由法院主动适用。故该观点划分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依据并不成立;同理,也不能主张一种权利重复适用不同的时效制度。

笔者认为,申诉时效是一种诉讼时效,是立法者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特殊规定。以上三种观点都从保护劳动者利益出发,将申诉时效与诉讼时效区分开来,并将二者同时适用,这样有违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的连贯性,也在事实上违背了仲裁前置程序。申诉时效是诉讼时效的观点,不仅符合法理,也正当地保护了当事人权益。

1.申诉时效是一种特殊的诉讼时效。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明确对申诉时效进行了规定,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并对拖欠劳动报酬做了特殊的规定。由于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并且第四十七条规定了一裁终局制度;可见,劳动争议案件在经过仲裁后,有一部分案件将不能进入诉讼程序。故此,如果仲裁程序和司法程序适用法律不统一,例如允许存在两种时效制度,则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造成了利益失衡,造成了仲裁前置程序的混乱和尴尬局面,这显然并非申诉时效的立法意图。故在新法实施后,申诉时效的诉讼时效性质已经明晰,立法者根据劳动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对劳动法中的时效问题做了特殊规定,应当适用该特殊的诉讼时效。同时,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申诉时效也应适用民法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20: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时效相关文章
  • 简析劳动争议案件立案的相关知识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的相关知识:1、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案件未经仲裁机关处理,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责任解决。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机构处理的,方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审判劳动争议案件的前量程序。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据此,劳动争议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申请仲裁,因而导致仲裁机构不受理案件的,该争议未经仲裁程序依法处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劳动争议案件,裁决书涉及对多个事由多个人裁决的,当事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受理案件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当事人提起诉讼都必须符合法律关于起诉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的条件。当事人对涉及多个事由多个人的仲裁裁决不服,向人
    2023-06-10
    485人看过
  • 申诉劳动争议案件的步骤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流程是:(一)申请与受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二)开庭与裁决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规则流程有哪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
    2023-07-23
    164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性质
    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性质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调解专指用人单位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所进行的调解。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一)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便及时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建立和谐、良好的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不是必须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劳动法》规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具体规定,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推举的职工代表、厂长或经理指定的企业代表、企业工会指定的企业工会代表三方组成。因此,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的,工会代表主持的,调解该
    2023-04-25
    56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如何确认被害人的起诉时效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吗如果当事人之间发生劳动争议,一般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二、哪些情况可以提起劳动诉讼可以提起劳动诉讼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
    2023-03-23
    416人看过
  • 对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点探讨
    目前,劳动部门和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纠纷类型也在多样化,虽然劳动案件在所以案件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但在处理上难度大,消耗的司法资源多。现笔者结合司法实践中就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某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期对今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有所帮助。一、目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1、因社会转型、企业改制等引起的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或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而产生的劳动纠纷。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大批中小国有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并逐渐倒闭,期间企业不得不大量减员,将一批批职工予以辞退、开除,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这批职工为经济利益从而引发劳动争议。这类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容易引发集体上访。2、因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而引发的劳动纠纷。用人单位往往因自身经营的需要或其他原因,而在不符合辞退条件的情况下辞退劳动者,很多案件是由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辞退而
    2023-06-09
    264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主张应该在何时提出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人事仲裁机构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法定时效期间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应当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是否超过法定时效
    2023-06-14
    466人看过
  • 怎么处理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
    劳动法中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有着详细的规定,如何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怎样才能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争取到最大的权益?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对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有所了解,运用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里给您作一个简单介绍。一些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而耽误了申诉时效,仲裁委员会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处理:(1)对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就丧失了申诉的权利,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申诉时效届满还要查明有无申诉中止的情况。如果扣除中止时间后不超过申诉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受理。(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况。例如,因地震、水灾、火灾等现象产生的或者因战争或其他类似的军事行动等社会现象而产生的情况。其他正当理由则范围很
    2023-06-09
    212人看过
  • 提成款纠纷的争议性质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提成协议后,用人单位应按照协议约定向劳动者给付基本工资及提成款。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期或未足额向劳动者支付提成款而形成提成款纠纷,该纠纷的法律性质是劳动争议还是普通的债权债务纠纷呢?有关提成款的约定是劳动权利义务的重要内容,提成款纠纷系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应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提成款纠纷应先由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方可受理,人民法院不可以直接受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提成款纠纷。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
    2023-03-27
    415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探讨与分析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哪四条途径解决其争议劳动争议当事人解决争议的途经具体如下:1、和解,是指合同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友好的基础上,互相沟通、互相谅解,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2、调解,即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3、仲裁,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4、起诉,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之间发生的合同争议,作出有国家强制保证实现其合法权益、从而解决纠纷的审判活动
    2023-07-07
    103人看过
  • 劳动争议申诉时效从什么时候算起
    劳动争议申诉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不是一年《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是: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仲裁前置的诉讼案件,究竟应适用哪个法定期间我国仲裁法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
    2023-03-28
    93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历时多年
    劳动争议管辖
    劳动争议诉至到法院后一般六个月内审结。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劳动争议管辖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每一个仲裁委员会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即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通常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是重合的,因此劳动合同履行地也是用人单位所在地。而现代社会,工商业繁荣,异地经营更是家常便饭,用人单位到了异地办厂的时候,出于节省用工成本的考虑,通常会使用当地劳动力,因此很可能用人单位所在地是一处,而劳动合同履行地又是一处,而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体现了便民原则。因为用人单
    2023-08-15
    73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可不要错过了申诉时效
    中国宁波网讯昨天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20周年的纪念日,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市总工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在市劳动力市场举行以依法公正处理案件,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现场解答职工群众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而劳动争议的申诉时效问题自然成了职工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不少人因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而提请劳动仲裁时,都遭遇过时效之痛。劳动争议作为社会的经常性矛盾,成为愈来愈多的职工和企业已经或即将遇到的问题。但是,当一些职工为解决劳动争议诉诸法律时,却经常遇到因超过申诉时效而不能胜诉的烦心事。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关人士为此提醒前来参加咨询活动的职工群众。张某原是市区某外贸公司的业务员,2003年进单位以后由于业务开展顺利,提成等工资性收入上升很快,但是企业在结算提成的时候都会以种种理由扣下一部分,书面结算的金额与当初企业负责人口头承诺的标准有较大差
    2023-06-09
    371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的分析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的享受与履行产生的矛盾而引起的劳动纠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自主用工已成为主流。但由于我国对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上还有很多亟待完善,造成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产生纠纷的有关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逐渐增长趋势。从平乐县人民法院近年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来看,主要呈现以下情况: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审理中的特点1、受理数量呈上下波动、总体上升趋势。2008-2012年,广西平乐县人民法院受理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分别是101件、93件、49件、97件、111件、15件,受理数量增减幅度大,而案件数量多的年份都有集体诉讼。2、案件审结以判决为主,调解处理难度大。平乐法院从2008-2012年共受理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73件,其中判决151件,占总数的40.48%;裁定驳回起诉或不予受理127件,占总数的34.05
    2023-06-07
    23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中时效适用的中断如何
    如果仲裁时效中断,仲裁时效应自中断之日起停止,并在中断时效的原因消除后重新开始仲裁时效,保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而错过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间仲裁时效的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间,因法律原因,已过期的仲裁时效期限无效。时效中断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将重新开始。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仲裁时效中断发生时,已经执行的仲裁时效期间无效,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劳动法》第27条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间重新计算。”“从中断时间”应理解为从中断原因消除时开始。债权人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调解协议达成的,自《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义务人履行义务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义务而中断。”因此,仲裁时效中断有三个法律原因:①向另一方主张权利。如果劳动者要求雇主支付延期工资或经济补偿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
    2023-05-07
    35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以法院强制程序追诉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仲裁时效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诉诉讼时效申诉时效多久,劳动争议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4
      劳动工资纠纷的上诉期为一年。劳动关系存在的,劳动工资纠纷的仲裁期限不受一年仲裁期限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 劳动诉讼的实质?劳动争议的性质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9
      劳动诉讼的性质是复合之诉,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应先行协商;协商无法解决,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举报后仍存在争议,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 劳动争议案件如何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2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属于终局裁决,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其它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满15日不起诉的,产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对发生法律效力的
    •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申诉时效是多久,申请时效怎样算?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4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一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限的,但劳动关系结束的,必须从劳动关系结束之日起一年内提交。
    • 劳动争议有哪些劳动争议的性质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