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房后延期交房能退吗
若开发商未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交付日期进行房屋交付,且购房者已在合同期满之前进行了适当的催告,则开发商在自催告之日起满三个月后仍未履行交付义务时,购房者有权行使解除权,选择退房处理。
同时,在此期间内,开发商有责任依据合同约定向购房者返还其在购买房产过程中支付的全部房款以及该笔款项所产生的活期利息,并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买房定金交了能退吗
购房交了定金,定金合同生效。
如果因收受定金一方的原因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收受定金一方应当双倍退还定金。
因给付定金的一方的原因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定金不予退还。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买房后延期交房能退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n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n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交房延期180天能退房吗
437人看过
-
房屋买卖能延期交房吗,房屋买卖能延期多少天
288人看过
-
延庆买房后悔死了能退房吗
123人看过
-
房款交齐交房延期能退幺
405人看过
-
延期交房后产生的不可抗力能退房吗
246人看过
-
交房延期多久能退
423人看过
-
买房子能延期交房吗开发商延期交房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241、购房者首先要弄清楚开发商延期交房的原因,一般可以通过咨询开发商或者相关政府部门得到答复。如果是开发商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延期交房,购房者可以催促开发商尽快交房,并保留要求开发商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2、遇到开发商延期交房,购房者是不能直接要求解除合同退房的,因为《最高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房屋存在主体结构质量,或者影响居住的其他重大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要求解
-
买二手房交房后买方不退款可以延期交房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3延期交房买方要退房需要本人去,开发商超过三个月还不能交房,购房者就可以退房,并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或支付房款利息,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
延期交房怎么退房延期买房退房的办理流程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51.购房者提出退房要求。如果因开发商责任导致退房,开发商应承担退房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如果因购房者贷款申请未获批准,或者双方对付款方式不能协商一致等原因退房,开发商无需承担责任。 2.15个工作。 3.超过15日开发商应支付违约金。日内办好退款手续。
-
交房延期多久才能退房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13延期交房在催告后超过3个月合理期限,仍未交房时,可以退房。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交房后房产证能延期做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4-09-051.协商:我们提倡在尊重和耐心的前提下,运用自我组织的能力进行双方或多方的平等对话与妥协,以此解决纷争。这种方式不仅快捷便利,还能保持冷静和平,不过为了确保协商结果的有效性,建议采用书面形式记录商议内容。 2.调解:在无法通过直接沟通解决问题时,可考虑聘请公正无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介入,协助争议各方达成互相理解和让步,从而实现矛盾的妥善化解。当争议各方已经丧失了对话的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无疑是一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