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扣船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扣船,是依法扣船的反动和异化。在处理错误扣船的赔偿责任时应注意:首先,损害的客观存在是赔偿的前提,如果损害是臆想的,不具有现实性、确定性,则即使错误扣船,也不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受损害的是合法权益才能获得赔偿,法律古谚云违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我们也可以说受损害的违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更不能得到赔偿。再次,能获得赔偿的损害必须是扣船违法行为的直接合理后果,包括直接的费用支出、财产损失和预期的收益损失,与错误扣船无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失不能获得赔偿,精神损害亦不在赔偿之列。最后,赔偿应是全面的和公平的,并适当考虑有关当事人的经济情况。具体说来,其损害赔偿包括:
第一,船舶被错扣期间的费用支出损失。包括船员工资、伙食费、淡水费、港口费等费用支出损失。
如果扣船期间短暂,且又是在船舶预定的停泊期间内扣押,则扣船损失不包括预定停泊期间内本应支出的各项费用,这类似于共同海损额外费用的计算方法。
第二,船舶被错扣期间的期得利润损失。
期得利润损失是指船舶正常营运情况下可以得到、但因错误扣船而损失掉的利润,其数额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予以计算,即以船舶被错扣前后各两个航次的平均净盈利计算,或以其他相应航次的平均净盈利计算;渔船被错扣期间的期得利润损失,以该渔船前三年的同期鱼汛平均净收益计算,或以本年内同期同类渔船的平均净收益计算,并适当考虑该错扣渔船在对船捕鱼作业或围网灯光捕鱼作业中的作用等因素。
第三,为使错扣船舶获得释放提供担保所产生的损失。
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海事担保的方式为提供现金或者保证、设置抵押或质押。相应地,在以现金担保时,所产生的损失为该现金的利息损失;以保证方式担保时,有关损失为被扣船舶方委托第三人为担保的费用支出;以抵押担保时,其损失为抵押物被限制变卖、转让等引发的损失;以质押担保时,该损失为质押物在质押期间丧失使用效能的损失。实践中,担保的方式可能不限于法律规定的上述几种,以其他方式担保所产生的损失亦应在赔偿之列。如将被扣船舶从甲地转往乙地,以投保航次保险作为担保,当最终证明扣船错误时,则由请求人赔偿保险费损失等。
第四,依法扣船后,请求人请求担保的数额过高并造成被请求人损失的,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七十八条之规定,请求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严格讲,要求担保数额过高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错误扣船,它是在依法扣船基础上的不当行使权利,赔偿有关损失是对不当行使权利者的惩罚。请求的担保数额过高,若被请求人依该请求提供了担保的,则请求人应赔偿担保数额过高部分的损失。若被请求人无力提供担保而致所扣船舶被拍卖,应如何赔偿其损失?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被请求人不能证明其有能力提供正常数额的担保,则船舶被拍卖与要求过高担保无涉,不存在请求人的赔偿责任;相反,若被请求人证明其有能力提供正常数额的担保,拍卖船舶却为不能满足过高担保请求的结果,则请求人应赔偿不当拍卖所致之损失。何为不当拍卖所致之损失?尽管司法实践尚未有先例,但似乎可以认为:将被拍卖船舶的船期损失作为不当拍卖损失来赔偿,期限以找到替代船所需的合理期间为限,但最多不超过两个月;若拍卖价低于市场价的,还应赔偿两者之间的差额。
第五,其他损失。
在上述损害赔偿之外的其他损失,如船舶被错扣期间船载货物的损失,但如果有明显证据表明船舶不可能在短期内解除扣押的,承运人应及时转运货物或作其他处理,否则不得就扩大的货损要求赔偿。船舶被错扣后不能履行下一个预定航次的损失,这主要是指预定航次的违约责任损失,不包括前述的期得利润损失,即不能获得双倍的利润赔偿。
倪学伟
诉讼执行如有错误国家负有赔偿责任
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赔偿有了具体规定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了具体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5个方面的行为: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害诉讼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的;超过法律规定期限实施司法拘留的;对同一妨害诉讼行为重复采取罚款、司法拘留措施的;超过法律规定金额实施罚款的;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的6个方面的行为,包括:依法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而采取保全措施或者依法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保全措施的;保全案外人财产的,但案外人对案件当事人负有到期债务的情形除外;明显超过申请人申请保全数额或者保全范围的;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毁坏、灭失的,但依法交由有关单位、个人负责保管的情形除外;变卖财产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违反法律规律的其他情形。
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调解、支付令、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等执行错误,包括7个方面的行为,即执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等法律文书的;违反法律规定先予执行的;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且无法执行回转的;明显超过申请数额、范围执行且无法执行回转的;执行过程中,对查封、扣押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财物毁损、灭失的;执行过程中,变卖财物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殴打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的,应当比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
错误扣船的赔偿责任
88人看过
-
海事请求保全程序中因扣押船载货物错误提起赔偿之诉的管辖问题
318人看过
-
错误申请扣船损失赔偿纠纷案
389人看过
-
因为错误拘留国家赔偿吗,错误拘留国家赔偿金额
199人看过
-
国际航运船期延误的赔偿问题
210人看过
-
被错误拘留后,劳动合同的终止问题
240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拍卖被扣押船舶因申请错误造成损失的,如何赔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0拍卖被扣押船舶因申请错误造成损失的,如何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拍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规定》明确:拍卖船舶因申请错误造成损失的,由申请人负责赔偿。在提交拍卖船舶申请后,申请人又提请终止拍卖船舶的,是否准许,由海事法院裁定。准予终止申请的,申请人应承担在拍卖船舶准备阶段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不予准许的,裁定驳回申请。
-
法院执行错误赔偿赔偿的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1按照民事诉讼法对法院执行错误赔偿时效的规定,民事判决书、调解书的执行期间为2年。超过两年未执行的,如果美欧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法院不予受理执行。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
-
错误刑事拘留的追责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1请参考以下 如果确实存在错误拘留,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即有权获得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 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第三十条还规定,对于因错误刑事拘留,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侵权机关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
-
治安拘留错误申诉问题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21、当事人认为治安拘留有错误的,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如果申辩后不采纳,仍然给予处罚的,当事人不服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
保全错误和中止错误的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0财产保全异议由案外人提出,财产保全复议由当事人提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