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诉讼被告个人与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8 23:01:47
282 人看过
如果是要求公司承担责任,则被告应该为公司;
如果是因为公司职员的个人行为引起的损害,就只能起诉个人,而不是公司。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刑事诉讼必须提起公诉吗,公诉与自诉的区别是什么?
262人看过
-
提起公诉与审查起诉有什么区别?
252人看过
-
补充提起诉讼和追加提起诉讼的区别是什么呢
152人看过
-
申请行政诉讼与提起诉讼区别
86人看过
-
无独三与必要共同诉讼被告区别是什么
396人看过
-
个人借条和欠条的区别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是什么?
41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的区别是什么?原告与被告分别是什么如何确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四条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
-
被上诉人与被告人的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0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在我国,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享有上诉权,都可通过自己的上诉行为而成为上诉人。共同诉讼人因其种类不同,成为上诉人的情况亦不同。 原告,是指为维护自己或自己所管理的他人的民事权益,而以自己名义向法院起诉,从而引起
-
起诉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起诉, 什么是提起诉讼? 两者如何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6起诉和提起诉讼没有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诉讼,俗称打官司,是指司法机关和案件的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为处理案件所进行的全部活动。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有三个基本阶段,即起诉、审判、执行。刑事诉讼还包括侦查。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处于主
-
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2006年1月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一名自然人股东或一名法人股东可以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是这次《公司法》修改中的一个亮点,它降低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门槛。在税收政策的适用上,“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得税政策不同。一人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从所得税角度分析,一人公司除了按照所得税的法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
-
民事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竞合的区别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5如果上诉的被告与其他被告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其他被告和原告都是被上诉人。 如果被告与其他被告有利害关系,原告是被上诉人,而其他被告可按一审诉讼地位列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六条、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的对方当事人包括被上诉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 第三百一十九条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一人或者部分人提起上诉的,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