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是找到造事源头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8 08:56:00 198 人看过

一、诽谤罪是找到造事源头吗

若要追究诽谤罪的法律责任,首先必须找到诽谤的起因及源头,以便明确具体的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判定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公开贬损或捏造不实的谣言侵犯他人权益,并且情节严重。当受害者提出诉讼请求时,法院有权要求公安部门提供必要的协助,特别是在涉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而受害者难以提供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因此,寻找诽谤的起因和源头无疑是追究诽谤罪法律责任的重要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诽谤罪是找警察还是法院

在中国,对于诽谤行为的审理流程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行为人将遭受公安部门的初步调查和处理。若该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则该案件将会被移送至检察机关,由其提起公诉,进而进入司法审判环节。若情节轻微,受害者亦可直接向法院提出自诉请求。因此,当您遭遇诽谤时,首要之举便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判定是否构成诽谤罪的关键在于揭示其背后的动机以及发起人,同时还要确认嫌疑人的确切身份。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诽谤行为指的是在公众面前故意贬低他人声誉或者以虚构事实的方式试图损害他们的利益,而且情节非常恶劣。对此类行为受害方有权向司法部门提出诉讼请求,而法庭则可以通过命令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来解决案件,尤其是当网络成为诽谤活动的主要渠道并且受害者面临较大难度搜集证据的情况下。因此,澄清事件的根源与起因至关重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罪需要找到哪些证据
    在评价诽谤罪所需之证据时,应着重留意如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明确指控言论确实存在的证据,如各类形式的书面记录,如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社交网络平台发布的贴文等;其次,需证明该类言论系对您个人进行攻击并带有特定针对性的证据;再次,需提供充分证据以证实此类言论已对您的声誉造成实质性损害,例如来自亲朋好友的证词,以及由于遭受诽谤而导致职业生涯或日常生活受到负面影响的相关证明文件等;最后,还需具备证据来证明诽谤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即明知所散布的信息为不实内容却依然故意为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
    2024-07-23
    194人看过
  • 网上造谣诽谤能查到吗
    网上造谣诽谤能查到,首先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被肖像侵权怎么办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如肖像权受到侵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无营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有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既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又有权要求侵权人对侵害肖像权所造成的物质上的损失,进行经济损害赔偿。二、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是:1、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被侵权人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
    2023-06-28
    445人看过
  • 造谣同事坏话是不是诽谤罪
    污蔑他人的行为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两种刑事犯罪。具体来说,首先要求进行捏造事实的行为,也即是所传播的内容必须为完全虚构的,如果传播的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容,那么便不能认定为此类刑事犯罪。接着,需要实施散播捏造事实的行为,这包含通过文字或口头等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地传播虚假事实信息,以此达到贬低他人人格、名誉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对受害者的人格、名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再者,此类行为必须是针对某位特定人物展开的,虽然并不一定需要明确指出姓名,但是从内容上能够清晰辨识出目标对象即可。最后,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例如给他人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其精神失常乃至自杀等极端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8-08
    210人看过
  • 口头诽谤罪取不到证怎么办
    如今,当涉及到口头诽谤罪且未能获取到确凿的证据时,确实会让事情变得颇为复杂而又充满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与探索。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先着手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证据线索,譬如说,是否有其他在场的人员可充当证人?抑或是通过后续的双方深入交谈、沟通,从而发掘出有关于诽谤的认可或暗示性内容。在此情形之下,如果我们仍旧无法获取到直接的证据,那么不妨尝试从间接证据方面寻找突破口。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尝试解析诽谤行为对受害者名誉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这些可能包括社会评价的下降以及相关的有力证明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
    2024-08-14
    343人看过
  • 怎么抓到网络造谣诽谤罪
    为了能够成功地掌握网络造谣诽谤罪,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第一步,搜集证据。这其中主要包含了从相关的网络媒体中搜寻与案件有关的信息,例如有关造谣诽谤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此外,还需详细记录这些内容产生、发布的具体日期以及他们所传播的平台和受众范围等信息。接着,进入第二步,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验证工作。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核实,以确保它们的真实性。若发现这些内容存在虚假成分,并且已经给个人或者法人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那么就有可能初步判定为诽谤行为。紧接着,进入第三步,固定证据。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证据都妥善保存起来,包括截图、打印件等等,同时还要确保这些证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后,进入第四步,向公安机关报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向警方提供所有相关的证据和线索,并请求他们对此事进行立案侦查。接下来,进入第五步,公安机关将会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侦查,
    2024-08-07
    152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造谣诽谤和网络诽谤罪
    网络造谣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造谣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网络造谣诽谤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一、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023-04-03
    322人看过
  • 口头辱骂算是诽谤吗
    对他进行口头辱骂的是是属于侮辱他人的行为,并不是诽谤的行为,如果口头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侮辱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6-03
    370人看过
  • 被造谣是诽谤罪还是
    法律综合知识
    遭遇造谣现象可能会构成严重的诽谤犯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定义,诽谤罪就是指蓄意编造并广泛传播并不真实的言论和信息,这些言论和信息足以贬低他人的社会地位及公众形象,从而破坏其名誉的恶劣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若造谣的内容完全不实且已经对您的声誉产生了实质性的损害,那么便有可能满足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然而,判断最终是否构成诽谤罪还需要综合考察造谣者所使用的手段以及言论的传播范围,同时也必须权衡该行为对您个人造成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8
    114人看过
  • 诽谤罪是找律师还是找警察
    在我国内地,对于诽谤的处置流程通常是由公安机关承担首责,倘若阁下自认遭受了诽谤的不法侵害,首要步骤便需向所属区域的派出所提出投诉举报。后续,警方将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工作,判定其是否符合立案标准。若经查证确属犯罪行为,则该案件将正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在此阶段,律师的职责主要集中于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以及代理诉讼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4-08-12
    383人看过
  • 诽谤罪找啥单位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诽谤行为,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举报告发。诽谤罪,即故意捏造并且散播不实信息,这些虚构的谣言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贬损至低谷,同时也有损于他人的声誉和形象,在情节较为严重时便已然构成了犯罪。根据我国法律,当诽谤他人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之程度,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乃至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8
    381人看过
  • 诽谤罪和造谣罪是一起的吗
    一、诽谤罪和造谣罪是一起的吗刑法中的诽谤罪与流言传播罪虽属两个不同的犯罪类别,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交叉性。诽谤罪强调的是用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声誉;而流言传播罪则是指恶意地传播不实消息,意图扰乱公共秩序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实际生活中所涉的诽谤罪需满足以下条件: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进行诽谤,且情节严重。若某一行为同时符合诽谤罪及流言传播罪的构成要件,那么该行为便可能同时构成这两种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诽谤罪与流言传播罪是否应合并审理,主要取决于具体案情以及法院的裁量权衡。若某一行为同时触犯了诽谤罪与流言传播罪,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将这两种罪名合并审理。若法院认为合并审理有助于更好地查清事实真相并实现公正判决,那么便有可能将这两种罪名一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除非其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
    2024-07-14
    462人看过
  • 捏造他人贪污是诽谤罪吗
    伪造、编造尚未公开的他人犯有贪污行为,乃构成诽谤犯罪之举。诽谤罪乃是指故意捏造、传播虚假事实,意图损害他人道德及社会声誉,且情节达到严重程度者。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诽谤罪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管辖范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8-12
    254人看过
  • 刑法有造谣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文规定了诽谤罪。所谓诽谤罪乃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违法行为,其目的在于恶意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形像,从而破坏他人的社会声誉。然而,要构成此种犯罪,必须同时具备若干必要条件,例如首先需要存在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必须已经被实施且广泛传播出去,最终对他人的名誉产生了实质性的损害。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诽谤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全面权衡其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9
    274人看过
  • 诽谤是诬陷吗还是诽谤罪
    诽谤与诬陷并非等量齐观之举。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二百四十六条明确规定,诽谤罪,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在公众场合对他人进行公开羞辱,或故意编撰虚构事实进行恶毒诋毁,且情节恶劣者;诬陷则是有意捏造虚假事实,企图致使他人遭受法律追责的犯罪行为。诽谤罪着重强调的是侵害人的尊严以及恶语中伤他人,而诬陷的动机在于陷害受害人并牵涉到法律诉讼。尽管两者都包含了虚构事实这一要素,然而诽谤罪通常不会被认为引发刑事责任,除非情节极端严重。因此,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来看,诽谤罪与诬陷实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
    2024-07-31
    38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口头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2
      回答"造谣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的答案如下: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网络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网络技术服务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两种。ISP(InteetServiceProviders),是指营利性使用网络,为网络用户提
    • 诽谤造谣诽谤罪可判什么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3
      可判诽谤罪,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你可以收集证据。诽谤罪是情节犯,诸如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去法院起诉,如果情节严重判刑或进行管制。侮辱诽谤是亲告罪。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
    • 口头诽谤属于犯罪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15
      对于诽谤行为,如果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诽谤的事实的,就不能因诽谤的行为而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诽谤罪如何起诉,诽谤罪起诉是到法院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5
      首先很同情你朋友的遭遇,希望她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 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自
    • 捏造事实诽谤诽谤他人可以报警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4
      可以。但是,公安机关不能直接受理诽谤罪的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能通过告知来处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受到侮辱诽谤的,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到附近派出所报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五)的规定,请求公安机关查明并追究嫌疑人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