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受贿罪和诈骗罪的定义及区别。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向他人索取贿赂,无论其是否有意识图为自己谋取利益,或实际上是否谋取了利益,都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而诈骗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从而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名,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务,但是没有并且也不打算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诈骗罪论处。
如果一个人索取贿赂,即使他并没有有意图为自己谋取利益,或者实际上并未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只要他利用了自己的职权向他人索取贿赂,就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2.国家工作人员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从而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名,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务,但是没有并且也不打算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诈骗罪论处。
利用职权收取贿赂与诈骗罪的区别
利用职权收取贿赂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而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这段话强调了受贿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向他人索取贿赂,无论其是否有意识图为自己谋取利益,都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而诈骗罪则是指利用职权收取贿赂,但未打算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行贿与行贿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38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及表现形式
487人看过
-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差异解析
173人看过
-
加盟连锁诈骗的表现形式
312人看过
-
确定诈骗罪的不同表现形式
329人看过
-
单位行贿罪的表现形式
416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借贷式诈骗与借款跑路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51、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2、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3、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
-
有哪些网络诈骗的形式表现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2网络诈骗表现形式暨识别要点:1、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2、以中奖为名,要求“中奖者”事先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等。3、声明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体不一致。4、印章内容显示不合法。5、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6、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压力,逼迫支付钱款。7、网络刷单,以完成一定任务(继续刷单支付
-
网络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网络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该怎么识别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0注意操作、财务、信用、合规和民事责任风险甚至是刑事责任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网络诈骗表现形式暨识别要点: 1、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 2、以中奖为名,要求“中奖者”事先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等。 3、声明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体不一致。 4、印章内容显示不合法。 5、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 6、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
-
传销集资诈骗定性与表现形式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22利用空壳公司的名义,一般谎称要做大买卖,利润回报率高,现在继续资金的扩大规模。然后找相应的人员充当他们的合作人,让周围的人上当,诈骗这些参与人的资金。
-
什么是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福建在线咨询 2021-08-181、渎职侵权犯罪主要表现。一是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二是违法、越权处理公务;三是执法监管监察不作为;四是以罚款代管、代刑;五是野蛮执法;六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七是违法违规发放相关证照;八是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对渎职侵权犯罪认识上的存在钱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没有问题、渎职侵权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误、平庸不是错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会犯罪等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重视不够,易发生渎职侵权问题。 2、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