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企业内部预防劳动争议
在企业内部预防劳动争议的方法如下:
1.认真审查对方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防止“钓鱼合同”出现。签订合同时,要防止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别人名义的公司与自己签订合同。对无明确授权的代理人、代表人也不能签订合同。
2.坚持书面合同形式,杜绝“口头君子协议”,重视“示范合同”的运用。尽管我国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两种形式,但签订合同时还是要坚持书面形式,而杜绝口头协议形式。
3.充分重视合同或法律专业人员的利用无论对于合同的效力,还是履约能力或陷阱条款,公司法人及经营者都因可能缺乏经验而难以准确进行把握。公司可以充分借助合同或法律专业人员的作用,来预防合同的纠纷。
二、发生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发生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先协商,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争议仲裁受理的范围是什么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劳动争议预防企业如何做
90人看过
-
企业应该如何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493人看过
-
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有哪些
325人看过
-
企业应该建立劳动争议防预体系
61人看过
-
怎样做好企业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
487人看过
-
何为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
444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如何防止企业恶意拖延劳动争议仲裁时间?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2·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企业如何进行劳动争议提问?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16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怎么提问企业劳动纠纷首先主要有确认劳动关系纠纷、集体劳动合同纠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非全日制用工纠纷等; 二是关于劳动报酬方面的纠纷。主要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劳动报酬所发生的争议,如工资核算标准与发放、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或违规扣发、未按约定发放提成(或奖金)、加班
-
企业内部承包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8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案例介绍:原劳动部《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劳办发〔1993〕224号)规定,企业实行内部责任制后与职工签订的承包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很大差别,一般不属于劳动合同,因此在工作中应防止用承包合同代替劳动合同的倾向。但是如果承包合同中包含有工资福利等应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则该合同带有劳动合同的某些属性。职工与企业因执行承
-
什么是企业劳动争议,哪些是企业劳动争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0劳动争议,又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产生的争议。劳动纠纷是现实中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可以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的纠纷也是不可避免的。劳动争议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而且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
-
劳动争议预防措施的含义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以下劳动争议: (一) 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 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 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