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二、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民事原则关系
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功能在实践中的凸显,诚实信用原则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学者谓之“帝王条款”。所有具体的民事立法均不得违反该原则或对该原则有所保留。它不但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修正与必要限制,也与公平原则有同等价值,同时它还衍生出类如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情势变更等众多下位原则。它适用于契约的订立、履行和解释,扩及于一切权利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也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帝王的宝座退位,作为意思自治原则的例外或补充。应当注意的是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的界限。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均属于一种道德准则,但二者存在和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只要把握诚实信用原则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准则,便不至于与公序良俗原则发生混淆。
三、什么是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四、诚信原则的定义
诚信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经济诉讼活动中必须公正、诚实和善意。诚信原则是诉讼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是抑制恶意诉讼,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必然要求。
诚信原则在司法领域尤其是在民法债权理论中被视为"帝王条款"、"最高行为准则",其基本语意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则将获得不利的法律评价。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
诚信原则对民法的影响
181人看过
-
论《保险法》中的诚信原则
198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原则有什么,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26人看过
-
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和影响
470人看过
-
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市场价值
481人看过
-
各国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
249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6诚信原则是指双方在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坚持诚信,遵守承诺。例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需要遵循诚信原则,并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
民法典中绿色原则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15《民法典》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原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
-
什么是民法典的过错推定原则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07民法典过错推定是是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规定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三种,即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类型。三种归责原则对应了各种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它们在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
民法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是什么意思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0自愿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等价有偿原则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
-
保险理赔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是怎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05大诚信原则为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意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 不得向对方隐瞒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双方需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投保人如实告知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