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当得利诉讼的管辖规定。这方面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民事诉讼法》,其中明确指出,不当得利案件应该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而对于涉及到不动产的案件,则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这种管辖方式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的管辖原则基本相同,通常情况下,这类案件会由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
(一)关于离婚案件的特别规定如果一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那么该方的原住所地或者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如果双方都在国外但尚未定居,那么原告或者被告的原住所地的法院也具有管辖权;如果双方都在国内,那么国内任何一家法院都拥有永久性的管辖权。
(二)关于诉前财产保全的管辖在诉前财产保全的问题上,当事人有权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同时,他们也可以认为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法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因此,所在地人民法院以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都可以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三)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根据案件的性质、繁简程度以及案件影响力的大小来确定级别管辖的。对于那些性质重大、案情复杂并且影响力广泛的案件,将其交给级别较高的法院进行管辖。在审判实践中,争议标的金额的大小也是确定级别管辖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各地人民法院对于争议标的数额标准的设定存在差异,所以具体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四)关于地域管辖的规定一般来说,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享有管辖权,但是当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形可以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内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关于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对于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当事人还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多个地点作为管辖法院。如果合同并未实际履行,而且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也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那么就应该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主合同和担保合同之间产生了纠纷,并且需要提起诉讼,那么应当根据主合同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
至于因保险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诉前财产全,由当事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认为其它有管权的人民法院不能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所在地人民法院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均可采取诉前财产保措施。
-
不当得利的管辖权规定,不当得利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280人看过
-
探讨不当得利中法律依据的确立
461人看过
-
有合法依据是不当得利吗
345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吗以及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标准是什么?
111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级别管辖的法律依据?
282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不当得利返还的管辖法院
221人看过
-
法律依据不是不当得利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30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法律依据为: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
不当得利管辖,不当得利的法院管辖怎么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5不当得利案件的管辖地就是被告住所地。 但如果是因为侵权行为产生的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地的法院也可以管辖 你之所以想在财产转出地法院管辖是想减少诉讼成本但如果不是侵权行为,财产转出地不是被告 住所地那么就该地法院就没有管辖权。
-
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起诉有没有法律依据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07不当得利的纠纷中,当事人要起诉对方的,可以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会审查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且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条件,则法院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当事人起诉需要满足的法定条件为: 1、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2、要有明确的被告。 3、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4、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
-
民法总则规定的不当得利法律依据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7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管辖及管辖法院怎么判断?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28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当得利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只有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应根据《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