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摇撞骗治安行为的认定处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二、与诈骗罪的界限
两者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只有诈骗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才可构成诈骗罪;而法律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犯罪未必一定表现为诈骗财物,而有可能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现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决定的对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破坏。尽管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有上述区别,但在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处理想象竞合犯的案件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的原则。
(5)犯罪目的的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犯罪分子存在的招摇撞骗行为,是达不到构成刑事责任的标准的,这种情况下在治安处罚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以依照治安处罚的相关情况来进行认定和处理,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认定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
违反治安管理招摇撞骗的行为是什么?
319人看过
-
治安处罚法招摇撞骗的处罚是哪些?
140人看过
-
公安机关可以治安处罚法招摇撞骗的行为人吗?
466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招摇撞骗案怎么处罚
440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从重处罚招摇撞骗的原因是什么?
344人看过
-
什么是招摇撞骗罪?招摇撞骗罪怎么处罚
271人看过
-
招摇撞骗的行为会被治安处罚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09-30招摇撞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1、初次招摇撞骗,数额不大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
招摇撞骗有治安处罚,招摇撞骗罪治安管理处罚法怎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4一般3年以下量刑,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判决之前只有律师可以会见。
-
违反治安管理招摇撞骗的行为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14冒充国家的工作人员就会被治安处罚,只要不是我国的军警人员给予的处罚就相对要轻一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均可构成本罪。
-
治安处罚中的招摇撞骗行为具体会怎么处理呢?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
招摇撞骗后被刑拘了,招摇撞骗罪的刑事处罚与治安处罚怎样?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8对于招摇撞骗的行为构成刑事案件或者属于治安处罚案件区别,如果招摇撞骗情节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大的,构成招摇撞骗罪,当事人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如果招摇撞骗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