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果关系在结果责任时期,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19世纪末,德国刑法学界对结果责任主义的刑法观提出挑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表现在结果加重犯方面则是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上要求基本罪行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具有相当因果关系,以排除条件因果关系。但笔者所收集的资料中没有相关的原因阐释。国内学者的成果中也有许多关于结果加重犯因果关系的主张。
(二)主观罪过
1、非法拘禁行为人对死亡结果必须具有过失近代刑法奉行责任主义,没有责任就没有刑罚,该原理也得到我国《刑法》相关条文的肯定。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其主观上必须有责,即对犯罪结果具有罪过,形式包括故意和过失。理论界对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有不同的理解,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对加重结果故意的结果加重犯,因此分为两派:过失说和兼含故意说。肯定故意这种罪过形式的主要理由在于我国刑法中有这种结果加重犯的现实存在,比如抢劫罪中规定的结果加重犯,抢劫致人死亡、重伤,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即出于故意。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实存在,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承认“兼含故意说”的理由,因为法律颁布施行并不代表其绝对完美和正确。由于本文并不期于对结果加重犯进行一般性探讨,笔者的着眼点在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因此将不对所有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作统一的评断,而仅局限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情形。
2、“预见性”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过失的重要标准刑法上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法律否定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认定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是否具有主观上的过失,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考察行为人对结果是不是应当或可能预见。非法拘禁作为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在非法拘禁期间的人身安全负有注意义务,但不能由此认定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所有情形都具有预见性,否则又会出现同因果关系认定一样的问题,使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再次倒向结果责任的一边。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死亡结果应当根据案件具体事实和行为人主观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被害人在非法拘禁期间因突发疾病而死亡的情形,就因根据现有证据,从行为人是否具有医学知识,是否之前就明知被害人患有此类疾病等因素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被害人具有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罪法律效力如何
222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的认定存在的问题
434人看过
-
非法拘禁导致死亡应该如何处置
210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非法拘禁致使他人伤亡如何判?
492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以致人死亡是否要判死刑
182人看过
-
非法拘禁导致被拘禁人死亡的,有怎样的处罚
452人看过
结果加重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结果加重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只是危害结果较为严重,故认定为一罪。在国外,结果加重犯一般成立独立的罪名。根据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结... 更多>
-
非法拘禁致人伤残且死亡的,如何认定非法拘禁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0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此,一方面对于这种情况只应按一重罪即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另一方面,要注意其适用的条件:必须是在非法拘禁中“使用暴力”且“致人伤残、死亡”。这里的“伤残”不包括轻伤,而是指重伤,但不限于肢体残废的情形,而是包括各种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情形在内。至于上述后一种情况,即行为人目的即在于故意伤害、故意杀害被害人,只
-
追债人由于非法拘禁导致致人死亡如何判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8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建议及早委托律师介入,分析案情、了解案情、程序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申请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在侦查、起诉阶段出具辩护意见。
-
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如何定性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6一、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怎么定性 非法拘禁并殴打致人死亡的,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非法拘禁致人伤亡怎么判 非法拘禁致使他人伤亡根据情况的不同,分别处理: (1)《刑法》第238条第2款规定的非法拘禁致人重伤、致人死亡的情形实际属于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
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和绑架罪致人死亡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26(一)侵犯的客体不同。绑架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属于复杂客体。非法拘禁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属单一客体。因为索要自已的财物,故谈不上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的问题。 (二)犯罪的目的不同。绑架罪的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是满足行为人的政治目的、恐怖活动目的、泄愤报复、逃避追捕、要挟司法机关、政府部门释放其亲友、犯罪同伙等,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目的则是非法剥夺
-
共同犯罪中非法拘禁致人死亡该如何量刑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02中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第238条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转化规定,属于一种法律拟制,其在适用时无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只要出现了该种情形,就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即在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就转化为,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就转化为。且;共同犯罪,被告人的行为都是整体犯罪行为的一部分,都应对犯罪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