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罪追诉标准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0:41:54 101 人看过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犯罪相关文章
  • 什么是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1、挪用本资金的数额。这是衡量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挪用单位资金罪中“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两种情形来说,“数额较大”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达到“数额较大”,就成为区分一般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违法行为和挪用单位资金罪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挪用单位资金罪中“进行非法活动的”这种情况,虽然本法并未规定数额上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的司法解释的精神看,挪用数额很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并不为犯罪,而只是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处理。2、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时间。这是衡量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本罪中“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这种情况而言,“超过3个月未还”就是构成挪用资金罪的必备要件。在这种情况下,挪用本单位资金是否超过3个月未还就成为区分一般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违法行为和挪
    2023-08-15
    96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2013
    犯有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挪用资金超过三个月未偿还或者开展营利活动,金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数额为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6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1万元,刑期增加1个月。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金额为1、5万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数额为2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6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500元,刑期增加1个月。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挪用资金30万元或者挪用资金3万元未退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资金8500元或者每增加4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挪用资金10万元进行非法活动或挪用资金1、5万元非法活动且未退还的,挪用资金罪量刑。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资金5000元或未退还资金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
    2023-08-09
    63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立案追诉金额是多少
    一、挪用资金罪立案追诉金额是多少涉嫌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予以立案侦查:(一)在任期内挪用本机构的资金数量达到人民币10,000元到30,000元之间,并且这笔款项已经超出了规定的还款期限三个月仍未归还的;(二)在任期内挪用本机构的资金数量达到人民币10,000元到30,000元之间,并且这笔款项已经被用于营利性活动的;(三)在任期内挪用本机构的资金数量达到人民币5,000元到20,000元之间,并且这笔款项已经被用于非法活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
    2024-07-05
    222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如何追缴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2023-05-02
    465人看过
  • 挪用资金能否再进行民事诉讼,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
    一、挪用资金能否再进行民事诉讼受害人因挪用资金罪的犯罪行为遭受财产损失的,可以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犯罪分子主张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
    2024-01-23
    95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江苏省标准2024是怎样规定的
    一、挪用资金罪江苏省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挪用的本意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擅自借用的特性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
    2024-01-18
    446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的定罪标准及其实践应用
    挪用资金罪的定罪标准是: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进行营利活动;3、挪用本单位资金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给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的,涉嫌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挪用资金罪的最新定罪量刑是怎样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
    2023-07-07
    441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新刑法标准是什么,挪用资金罪的量刑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的量刑标准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为5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1万元,刑期
    2023-08-15
    220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为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中国刑法还规定,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也是需要根据具体的量刑幅度来确定的,要是犯罪情节比较严重,那此时对应的追诉时效就会长一些,但要是犯罪情节比较轻的话,则追诉时效就要短一些。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
    2023-06-12
    477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最低几年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最低为十年。根据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挪用资金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此罪的追诉时效为十年。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一、挪用资金罪的的主体挪用资金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工。上述的董事、监事和职工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三是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工。二、挪用资金罪形式是什么挪用资金罪的有如下几种形式: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2023-02-21
    163人看过
  • 业委会委员挪用资金罪的定罪标准
    一、业委会委员挪用资金罪的定罪标准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关于业委会委员涉嫌挪用资金罪的定罪标准具体如下:首先,若业委会委员在其职务范围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擅自将本单位资金挪作他用,供自己私自使用或者借予他人,且所涉金额达到较大标准,并且在三个月期限内未能及时归还,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所涉金额较大,并用于营利性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那么此类行为便构成了挪用资金罪。其次,若业委会委员所挪用的资金数额较大,尽管未超过三个月,但却用于营利性活动或非法活动,同样构成挪用资金罪。再者,若业委会委员所挪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该名委员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而若数额特别巨大,则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最后,若在司法机关提起公诉之前,业委会委员能够主动将挪用的资金全数归还,可依法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情节轻微的,甚至有可能减轻或
    2024-07-18
    492人看过
  • 挪用别人贷款资金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行为人私自挪用所在单位资金的金额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这种行为是为了进行营利性质的活动。其二,如果行为人所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同样是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是超过了三个月仍没有归还给借贷方,则也可以作为立案的依据之一。其三,如果行为人私自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达到了三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这种行为是为了进行非法性质的活动,那么同样可以作为立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
    2024-04-23
    481人看过
  • 如何制定挪用资金罪的标准惩罚?
    处罚挪用资金罪具体量刑如下:1、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挪用给个人或者借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或者虽不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的,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挪用资金罪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
    2023-07-02
    386人看过
  • 起诉挪用资金罪
    有期徒刑
    遇到有人构成挪用资金罪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本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挪用资金罪被起诉要坐牢吗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
    2023-08-01
    40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挪用公款罪如何规定追诉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9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
    • 挪用资金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资金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21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标准是什么,哪些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有哪些行为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二、哪
    • 刑法规定挪用资金罪的量刑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
    • 挪用资金罪怎样判刑挪用资金罪判刑标准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20
      刑法第272条规定,公司、企业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资金的使用权。行为人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单位失去对该资金的控制和支配,必然影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