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地上做工被电死怎么赔偿
工地上死人了,要赔偿多少钱,要看死者是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如果是员工要根据死者的年龄等情况才能确定赔偿数额。会不会坐牢也要看施工单位的责任情况的。如果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的话是要被判刑的。下面是刑法的规定。《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临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建筑工地安全事故赔偿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造成死亡的赔偿
1、丧葬补助金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一次性伤亡补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4、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三、建筑工地出事故怎么处理
发生工伤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其次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等。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此时,工伤职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
工地上死亡赔偿标准,工地死亡赔多少
414人看过
-
死者工作电死明确怎么赔偿
281人看过
-
电工被电死保险赔不赔钱
89人看过
-
2024工作中被高压电电死找谁赔偿
259人看过
-
工地上的死去的职工工伤赔偿由谁来赔偿
298人看过
-
工地上摔死赔偿情况是什么?
26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工人在工地上做工被触高压电导致死亡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4关于工伤, 首先应由用人单位或职工、职工的近亲属提出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 (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果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2)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等。 其次,进行
-
工地做工伤赔偿金中电焊工怎么理赔?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9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1)医药费由用
-
一个人在工地被工人电死了赔偿怎么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5本案件赔偿事项主要有:丧命赔偿金、丧葬费费、精神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住宿费等!丧命的赔偿主要看死者的户口类别!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有比较大的差别!乡村居民的丧命赔偿金额通常在25万元以上,城镇居民(含在城镇寓居2年以上的乡村居民)的赔偿金额在53万元以上!不含医疗和抚养花费。对于乡村户口,也可通过操作、处置,使其按城镇准则来赔偿的。怎样处置和操作,建议到律所由律师为你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带上
-
工地上死亡怎么赔偿, 工地上死亡谁负责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3可以视为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支付工伤待遇;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