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在行政诉讼立案难之制度社会文化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30 08:02:35 394 人看过

形形色色的立案难之表现,体现的则是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的消极。不可否认,在立案难的个案中,可能有立案庭法官个人素质、情绪、修养原因,致使法官个人刁难立案者现象。但更多的则是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案件的内心排斥与恐惧原因。如果不对这些制度性、社会性、文化观念性原因梳理清楚,就不可能探寻破解之道。

具体如下:

1.司法不独立是其制度性原因所在。

司法独立的制度价值,作为法律人的共有知识,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过多阐述。古今中外的法学家无不呼吁司法独立,当前中国法院制度设计方面,虽在法律文本方面,亦极力倡导司法独立,法院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和其他团体干预。但实际操作中,司法不独立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重大制度缺失。

尤其是地方人民法院的人、财、物诸方面都依赖于本地同级政府,在审理当地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时会受到行政干预,法院难免存有顾虑。而城市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等行政诉讼案件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特殊利益关系,致使地方政府大力干预司法的积极性不容小觑!

2.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同样根深蒂固。

行政诉讼二十年,这一观念得到一定程度冲击。但是如果忽视“官本位”思想的流毒,则绝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社会。各种形式的“青天”现象,依然在民众中根深蒂固。某些切身利益得到维护,百姓不是把自己当作公民维权的胜利,而是当作“青天”的公正,常见诸报端的各种跪谢仍然时时提醒我们法治之途,何其漫漫?

3.某些行政机关异化成“黑恶势力”

部分行政机关、部分行政机关人员,丧失了“公仆”本色,在权、钱面前异化为漠视法律的官僚。其比例不高,但影响极坏,败坏的则是整个行政机关形象。其典型特征为:贪腐集团化组织化、不法行径公开与半公开化。集团化与组织化的贪腐分子,人数众多,以致法不责众,气焰甚是嚣张;不法行径公开与半公开化,致使法律颜面扫地,潜规则上升为规则;行政相对人要么不敢诉诸法律途径,要么无力诉诸法律途径,以至于:要么形成忍气吞声,要么公然暴力抗法、挑战法律权威。于是形成或和谐表面下的危机四伏,或秩序遭至破坏,规则无存。

如果说,司法不独立,影响的是行政诉讼的最终公正审判权;官本位思想,影响的是民众提起行政诉讼的意愿;那么某些行政机关的异化,则表现为民众不敢起诉或无处诉讼。以上种种均直接或间接造成法官个人信仰法律的异化、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异化,损害的不仅仅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造成了法律权威的丧失与法治信心的丧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19: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城市房屋拆迁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解决立案难的机制有哪些
    在行政诉讼中,调解立案难的机制是不予立案说明机制;现场指导和释明机构;上诉机制和申请再审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
    2023-02-18
    153人看过
  • 为何案件执行难度如此之大?
    一,首先是案件审判质量不高造成执行难。执行工作所依据的裁判处理结果不公正,裁判文书存在歧义等直接影响了案件的执行成功与否。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这类法律文书,被执行人不仅不主动配合,而且还会阻挠法院执行,有的甚至对抗法院执行,使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二,其次执行人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没有穷尽执行措施。在执行案件过程中,不少执行干警由于怕麻烦、碍于人情关系等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多方面的压力等原因,对于一些抗拒、阻碍、干预执行的严重违法人员打击不力;对有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缺乏严肃有效的处理;对暴力抗法的人员处罚不力,姑息迁就,助长了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三,由于缺少法律、法规依据,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加上执行人员缺少对执行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执行措施和方式方法难以穷尽。还有财产保全措施不力的情况,造成一些本来容易执行的案件难执行。四,人们法律意识普遍不强,社会法律
    2023-07-06
    188人看过
  •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费用制度存在哪些不合理
    《行政诉讼法》七十四条虽然规定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但究竟由哪个机关来另行规定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语焉不详。从字面理解,似乎应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另行规定,很难推导出已将此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如果说1990年《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时,这个问题还有争论的话,那2000年之后就不应有争议了,因为按照《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制定法律。诉讼费用制度显然是诉讼制度的当然内容,而不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因此,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而不能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收费规则。而且,法院既是收费主体,也是收费规则制定主体,这就决定了其很难制定科学可行的收费办法,更难建立公平合理的诉讼费用制度。毕竟人们很难相信在某种法律关系中享有切身利益的一方当事人能够以公正的立场甚至从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规则。所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行政诉讼费用规则的
    2023-06-02
    183人看过
  • 行政复议前置制度存废之争
    对于特定的行政争议,设置复议前置程序的立法初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可以降低相对人的诉讼成本,减轻讼累。由于行政复议本身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等优势,如果行政相对人首先通过行政复议程序可以解决行政争议,就能够更加高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避免司法程序不必要和不合适宜地干预行政程序。[4]一些由行政权来管理的事务,司法权的过早干预,则会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拖延和复杂,而行政复议前置的设立使一些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不仅维护了行政机关的社会公信力,也提高了争议解决的效率,降低了争议解决的成本。二是有利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使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三是有利于利用行政机关的行政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迅速解决具有专业性的行政争议。四是有利于减轻法院的诉讼负担,确立行政复议先行处理原则,可以使大量的这些行政案件解决于行政复议程序之中,可以减轻法
    2023-04-24
    323人看过
  • 建立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
    在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理论中,保全的对象一般仅限于财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然而,实践证明财产保全并不能包容保全的所有形态,除了财产之外保全的客体还应该包括行为。其实,行为保全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一个新的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在许多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和地区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是相对应并处于同位阶的,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保全制度。本文拟分析行为保全的概念和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行为保全的规定,并结合外国相关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建立作初步的探讨。一、行为保全概念的界定行为保全,顾名思义是指对一定的行为采取保全的措施。具体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或扩大,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责令另一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民事强制措施。为了进一步清晰地了解这一定义,笔者拟将行为保全与其接近的制度——财产保全及先予执行进行比较。行为保全、财产保
    2022-04-24
    471人看过
  • 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办理案件、惩治违法犯罪的初始和必经环节,没有如实和及时受案立案,就谈不上依法办案。当前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分别接报案并即受、即立、即办的现行模式,改进和加强对受案立案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接报案、受案立案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网上记载,实现对各部门受案立案工作的实时监控管理和及时纠错。《意见》规定,对于报案不接、接报案后不登记不受案不立案、受案立案后不查处,越权管辖、违法受案立案、插手经济纠纷,以及虚报接报案和受案立案统计数据等违法违纪行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办理食药环案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执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稽查工作中执法人员存在执法技巧不足或谈话艺术不高等问题,可能导致执法人员与相对人的正面冲突。食药环知案件呈现出产销分离、上下线架构复杂及受害人分布广、数额认定方式复杂等诸多侦办难点,甚至一个案件的利益链条伸
    2023-07-31
    145人看过
  • 行政复议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关系
    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都是法律救济制度,分别由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作出规定。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为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的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与行政诉讼制度一样,目的都是补救行政活动所引起的消极的后果,恢复行政行为侵害的利益,所以二者合称为行政救济制度。但是两者又有明显区别,行政复议是在行政系统内部由行政机关自行消除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的行政活动;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的司法诉讼活动。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由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诉讼则适用由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程序,是司法程序。一方面,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有力的法制保障,使其免受不法行为的侵害,并使受到侵害的权益得到恢复,又可以维护行政管理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行政活动顺畅进行,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行政复议决定本身属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它也不能成为最终的裁决,还
    2023-04-24
    122人看过
  •  行政诉讼立案所需文件内容
    立案行政诉讼所需的材料包括提交起诉状正本、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委托代为起诉的授权委托书、证明行政法律关系的材料、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证明、在行政赔偿案件中提供被告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证据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材料。立案行政诉讼所需的材料包括:一、提交起诉状正本,并根据被告行政机关的数量提供相应的复印件。二、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第三,委托代为起诉的,应当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注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和联系电话。四、证明行政法律关系的材料,如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不予受理决定等。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应当提交复议机关决定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证明。第六,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应当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行政诉讼起诉所需材料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所需材料包括起诉状、
    2023-11-20
    211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对共同诉讼的规定是:诉讼原告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二、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六个月;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三、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哪些证据?起诉人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证明行政行为存在的证据材料。起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2.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证据材料。这是原告资格的证明问题,如果起诉人提供不出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具有
    2023-04-27
    222人看过
  • 诉讼离婚是否存在反诉制度
    1、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人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2、离婚之诉是复合之诉,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问题均是附属于离婚之诉的从诉,不能吞并原告提出的离婚之诉,因此被告提出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方面的新请求或反请求均不构成反诉。3、离婚之诉的原告提起离婚,其诉讼请求解除夫妻间的身份关系,诉讼中若被告同意离婚,则为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若不同意离婚,则为否认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存在被告提出一个新的独立的与本诉离婚不同的诉讼请求,因此,离婚反诉不能成立。法律依据:(一)《中国民事审判前沿》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观点集成被告作为无过错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不构成反诉,而是属于诉讼请求的合并。(二)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
    2023-02-17
    263人看过
  • 集中管辖不宜确立为行政诉讼的一般制度
    为了摆脱地方干扰,需要增强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理行政案件的能力,而作为行政审判体制改革试点来推进的、与行政管理区域有限分离的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宪法、法律赋予法院的行政审判权有效运行。这种做法实为改革过程中的无奈之举,故而需要宽容、理解和支持。不过,改革试点也面临着如何符合实定法相关规定的挑战。对于确实具有合理性和实效性的改革举措,应当通过修法予以合法性支撑。但是,不应将集中管辖确立为我国行政诉讼的一般制度,因为它不能有效根除行政诉讼的体制障碍,无法充分利用各级法院既有资源,与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相悖;要根除行政诉讼的体制障碍,需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上下功夫,真正确立尊重法院裁判的行政责任体系。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对行政诉讼集中管辖的试错探索予以客观评价,对实践和理论误区予以逐步矫正,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以基层管辖、本地管辖等法定管辖为
    2023-06-13
    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立案等级制度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之规定,起诉的实质要件是】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相关名词解释】1、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益遭到他人的侵害或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争议。2、明确的被告”指的是原告起诉的相对方应该是明白、确切、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没有被告或被告不明确,就不能起诉和送达。当然被告下落不明不属于没有明确的被告。3、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解决的请求内容其内涵外延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清楚、明白、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即必须向法院说明案件事实和证据事实及其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
    2023-06-26
    500人看过
  • 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考察
    研究行政公益诉讼生成的历史,可发现“行政上的原告资格概念与司法上的原告资格概念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注:王名扬:《法、美、英、日行政法简明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公益诉讼正是原告资格不断放宽、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的管道越发畅通的产物。关于原告资格的标准,原来英美国家遵循的是“法律权利标准”,意指只有当事人能积极证明其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才有起诉资格,否则,即使由于行政机关的行为遭受重大损害,这种损害也被认为是没有法律错误的损害,当事人的原告资格不被承认。但到了现代,随着公益遭受侵害的问题越发凸显,“法律权利标准”逐步让位于“利益范围标准”。后一标准的涵义是,当事人针对某项行政决定提起诉讼时,并不要求其利益属法律特别规定的利益,只要申诉人有可能主张受损害的利益处于法律规定或调整的利益范围之内,就可请求司法审查。“利益范围”一语使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和诉讼请求的范围得以拓宽
    2023-06-13
    440人看过
  • 行政处罚立案备案制度规定了什么?
    国家机关拥有管理公民行为的权力也就得到了能够处罚某些违法的公民的权力,但是行政处罚的发生必然会出现公民不服并且希望得到救济的情况,若是需要对案件重新进行判断就必须要通过当时立案的备案进行,那么,行政处罚立案备案制度规定了什么?行政处罚立案备案制度规定:一、为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及时防止和纠正执法过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局具体工作情况,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适应于我局和受局委托行使处罚权的乡镇监理部门。三、局法制科负责局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同时负责我局行政处罚向保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政府法制部门的备案报送工作。四、我局各执法部门做出的当场行政处罚应当在做出处罚决定之日起三日内报法制科备案。五、局法制科对下列行政处罚必须报保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政府备案:1、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或使用;2、吊销许可证的;3、罚款30000元以上的(
    2023-04-19
    188人看过
换一批
#房屋拆迁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依法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企业和个人,因政府实施城市规划需要而进行的拆迁活动。 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更多>

    #城市房屋拆迁
    相关咨询
    • 我国在什么时期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7
      这部法典于1989年4月4日由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法典分为11章,75条,规定了制定这部基本法律的目的和贯穿适用于整个法典的一些基本原则;什么样的行政案件由哪一级法院来管辖;可以告到法院去的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各种参加人和他(它)们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有关的一些问题;行政案件的起诉程序、受理程序、审理程序、裁判
    • 如何建立宪法行政诉讼制度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诉讼是指国家通过法定诉讼机关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公民之间的纠纷,解决国家机关权责纠纷,处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违法侵权行为的司法活动。目前,我国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由法院审理,但没有相应的诉讼机关和程序来解决行政纠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诉讼制度。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相继展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解决改革中的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
    • 建立行政诉讼成本追偿制度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
      行政诉讼成本追偿是指在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或非诉行政案件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成本损失,国家有权向有关责任人员要求予以赔偿。它包括国家对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行政诉讼成本的追偿。从当事人是否为行政主体为标准。行政诉讼成本追偿可分为对非行政主体的诉讼成本追偿,和对行政主体诉讼成本的追偿。在对非行政主体行政诉讼成本追偿中,诉讼成本由非行政主体承担,在对行政主体的诉讼成本追偿中,则将责任落实到有关直接责任
    • 为什么海难救助制度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9
      r法律都是现实的反映啊r因为海商事业的发展,海难的产生变多,也产生了救助行为r那么因救助行为引起的权利义务总要有法律来进行调整吧r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怎么是个头。r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行政诉讼立案应当提交什么文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01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所需材料1。提交起诉书原件,并根据被告行政机关的数量提供相应的复印件。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果原告是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原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主体登记材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材料或者社会法人登记证,并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主要负责人证明(加盖公章)。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