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将珍贵文物赠送给外国公民的刑罚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01:10:32 201 人看过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项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珍贵文物具体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与实物等等。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所出售或赠送的文物是否属于珍费文物、价值如何,必要时,应当请有关专家根据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进行科学鉴定。出售或赠送一般历史文物出口的,应按走私行为或走私犯罪处理,不构成本罪。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量刑标准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一般是指,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者流失,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我国刑法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量刑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触犯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法院判处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3: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最新:珍贵文物非法赠送罪刑罚及司法实践
    《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怎么认定?具备以下要件的可以确定构成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1、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10
    346人看过
  • 向国外人员赠送珍贵文物属于犯法吗?
    构成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还是比较严重的。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的规定处罚。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哪些构成1、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而私自出售、赠送给外国人。《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31
    67人看过
  • 非法赠送珍贵文物罪一般判多久?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最少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一、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会判得重吗?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会判得重。对于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将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最重的刑罚可能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的规定,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2023-06-21
    319人看过
  •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主体与客体一样吗?
    一、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主体与客体一样吗?是不一样的,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亦可成为本罪主体。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综上所述,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属于故意犯罪,如果当事人向外国友人赠送相关文物的时候,有证据能证明当事人不知道此文物是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就不能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二、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处罚是什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
    2024-01-20
    131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何对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既遂如进行处罚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处罚标准是拘役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此罪可以并处罚;可罚金的标准是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自由裁量的,单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主管人员也会被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4-30
    422人看过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构成: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故意;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4、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走私稀有珍贵动物罪?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走私稀有珍贵动物罪: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3、客体要件: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4、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构成要件的: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对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管理规定,
    2023-03-06
    60人看过
  •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构成要件的具体规定是:(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构成条件?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构成条件是: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为过失。三、故意损毁文物罪犯罪构成是怎样的(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审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所谓国家保护的珍
    2023-03-09
    303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关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规定是什么?
    该案件涉及国家珍贵文物的管理和保护,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赠送给外国人。1.客体是国家针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而私自出售、赠送给外国人。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行为要件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该罪行的行为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违反法律法规:该罪行所涉及的是国家法律法规,包括《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2. 珍贵文物:该罪行所涉及的文物应当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 私自出售或赠送给外国人:该罪行指的是将文物私自出
    2023-10-31
    77人看过
  • 如何判断非法向外籍人士赠送珍贵文物的行为?
    具备以下要件的可以确定构成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1、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非法赠送珍贵文物给外国人的犯罪判决几年1、犯本条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2、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
    2023-07-04
    50人看过
  • 非法将珍贵文物出售给外国人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由下列要件构成:1、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4、客观要件即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非法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由哪些构成?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发票管理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发票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包括任何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4、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06
    461人看过
  • 非法送与外国人献献珍贵文物罪如何认定
    行为人构成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既遂的,法院可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此罪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具体量刑标准1、非法向外国人出售文物罪判刑标准细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处罚。行为人倒卖珍贵文物给外国人的,触犯两罪,按重罪即倒卖文物罪从重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
    2023-08-13
    214人看过
  • 国外非法贩卖珍贵文物罪怎么判刑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会计凭证销毁罪怎么处罚销毁会计凭证罪的处罚为: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单位犯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的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怎么处罚?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的处罚如下:1、犯
    2023-04-03
    227人看过
  • 第三百二十五条【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二十五条【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解释】本条是关于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单位或者个人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罪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第一款是关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为了严格禁止具有重要价值珍贵文物出口,1960年文化部、对外贸易部公布了《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1989年文化部公布的《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其中对不能出境的文物作了规定。1960年关于出口文物鉴定标准对禁止出口的文
    2023-04-23
    408人看过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项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珍贵文物具体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与实物等等。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所出售或赠送的文物是否属于珍费文物、价值如何,必要时,应当请有关专家根据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进行科学鉴定。出售或赠送一般历史文物出口的,应按走私行为或走私犯罪处理,不构成本罪。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品、雕塑品、家具、书画、碑帖、拓扯、图书、文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
    2023-06-21
    34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是对外国人赠送的文物中的哪些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09
      本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种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珍贵文物具体包括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文化遗、古坟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和实物等。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出售或赠送的文物是否属于珍贵的文物,价值如何,必
    • 经过非法处理公民可以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7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和赠送珍贵文物罪(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擅自出售或者赠送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的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如何处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2
      犯本条罪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可以并处。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珍贵、文物藏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0
      本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国家的文物所有权。《文物保护法》第23条规定“全民所有制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卖……”。全民所有制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收藏的文物属国家所有,禁止出卖,更勿论是赠送给非国有单位或个人。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收藏的文物。属于哪一级文物,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是一个量刑时考虑的情节因素。出售或
    • 非法向中国赠与珍贵文物罪的量刑标准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5-21
      《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