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2-27 05:20:09 335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会受到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责任追究。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不满14周岁,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庭审理时不公开,但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处理方式如下:

1、年龄在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法时,不会承担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一、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如下: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法律规定的人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即处于该年龄段的人只对法律中规定的少数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对绝大多数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这无疑是符合未成年人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状况的科学的制度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对所有的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的法律规定如下:

1、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3、对依法公开审理,但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有旁听人员的,应当告知其不得传播案件信息。

总之,未成年人犯法的处理需要根据其年龄阶段、犯法情节等进行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要从未成年人的特征进行考量并分成不同的年龄阶段,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教育或量刑,因未成年人大多未有独立的意识,因此主张教育引导为主。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处理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需要特殊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处理旨在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防止他们受到不良影响和侵害,同时也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分为三个年龄段:未满18周岁、已满18周岁但未满19周岁、以及已满19周岁但尚未成年。针对这三个年龄段,法律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法律禁止他们从事一些法律行为,比如恶意伤人、盗窃、抢劫、贩卖毒品等犯罪行为。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他们需要接受特殊保护,比如接受教育、医疗、司法保护等。

对于已满18周岁但未满19周岁的人,法律赋予他们某些权利,但也规定了他们需要承担一些义务。比如,他们需要遵守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不得犯罪等。

对于已满19周岁但尚未成年的人,法律将其视为成年人,但仍然保留对他们的特殊保护措施,比如劳动保护、社会福利等。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处理旨在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利益,防止他们受到不良影响和侵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处理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会面临不同的法律制裁。12岁以下不承担刑事责任,由监护人进行管教或专门矫治教育;12-14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4-16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6-18岁犯法,应当负刑事责任;18-20岁犯法,从轻或减轻处罚;18-2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所有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8周岁但尚未成年的人,对所有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法律规定,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对依法公开审理,但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有旁听人员的,应当告知其不得传播案件信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防止他们受到不良影响和侵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7日 13: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保护相关文章
  •  针对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特殊政策与措施
    为了保护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和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许多国家实行了缩短工作日制度和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允许招收16岁以下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和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通常会实行缩短工作日制度,同时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允许招收16岁以下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特 殊 行 业 未 成 年 工 保 护特殊行业未成年工保护是针对未成年人就业保护的重要内容。在特殊行业,如矿山、化工、建筑等,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成长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针对这些行业的未成年工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特殊行业未成年工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未成年工的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同
    2023-09-06
    485人看过
  •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行为人侵犯未成年隐私,如果违法了治安管理的,则给予治安处罚。法律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犯他人隐私会怎么处罚(1)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通常是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侵犯个人隐私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
    2023-08-09
    243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进行赔偿?
    1、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当其自身有财产时,才由其自身承担赔偿责任,且其财产不足以完全赔偿时,由其监护人补足不足部分。2、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其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就是说即使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没有过错,仍应承担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绑架他人勒索钱财构成什么犯罪未成年人绑架他人勒索钱财的,构成绑架罪,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绑架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控制他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胁迫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3-08-06
    272人看过
  • 研究针对三级残疾人犯罪的有效措施
    残疾人一般是指那种身体上存在一些缺陷的人,虽然身上有残疾会导致行动不便,但实际一般残疾人的精神状态还是正常的。所以,还是残疾人犯罪的话,必然也是会对其作出处罚。除非残疾人是没有达到刑事年龄的未成年人,那么在犯罪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1、轻度智能减退;2、中度癫痫;3、不完全性失语,伴有神经系统客观检查阳性所见;4、头皮、眉毛完全缺损;5、一侧完全性面瘫,对侧不完全性面瘫;6、面部重度异常色素沉着或全身瘢痕面积达60%—69%;7、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8、双眼球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50ms(毫秒),矫正视力0、05—0、1,视野半径15o;p=9、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损失大于71dbHL(分贝);10、双侧前庭功能丧失,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11、甲状腺
    2023-07-08
    387人看过
  • 对未成年嫌犯慎用强制措施
    辽宁省公安厅日前印发《辽宁省公安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慎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严格依法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其中首次明确提出,对可能被判处拘役等五种情形的,可以不采取强制措施。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5种。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未成年人在犯罪动机、犯罪手段、主观恶性等方面差异很大,大多是受人教唆、盲目随从或一时冲动而实施犯罪,具有明显的偶发性。《辽宁省公安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慎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中所指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实施涉嫌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据辽宁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未成年人思想相对幼稚,辨别是非的能力弱,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模仿欲和好奇心强,缺乏自控能力,所以犯罪动机简单,犯罪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极不易防控。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依照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辽宁省公安机关对
    2023-06-11
    203人看过
  • 针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措施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处理:(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婚内恶意转移财产离婚认定恶意转移财产的方式为:1、积极减少夫妻共同财产,即当事人存在主观恶意,实施了隐藏、私自出售、无偿转让共同财产等行为;2、消极对待夫妻共同债权,即当事人不按照约定主张债权,例如逾期不接受债务清偿;3、其他方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保全范围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2023-07-19
    36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保护
    相关咨询
    • 应对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措施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1
      1、采取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体系;筑起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的教育网络;做好青少年的挽救工作;对青少年犯罪实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对策来应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 有哪些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措施和法律法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0
      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五条对未
    • 未成年人犯罪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如果不方便写出来,可以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简单的分析解答。
    • 人民法院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是怎么样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0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较集中,部分案件犯罪性质严重。抢劫案件比例最高,共审结14件,占43.7%。强奸、寻衅滋事等犯罪比例较高,审结12件,比例为37%,且强奸犯罪对象均是幼女或智障妇女,犯罪手段多以引诱方式实施。盗窃财产犯罪为9件,比例为28.1%。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务犯罪案件3件,尽管数量不多,但社会影响恶劣,如丁XX妨害公务案中,丁XX等人因父母占地青苗费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采取断电方式阻
    •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犯罪的应对措施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8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