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根据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鉴定属实的,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在主观责任阶层上缺乏可追责性,但是必要时需要进行强制医疗程序。精神病人免于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法上表现为法定不起诉事由之一。但是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
首先要进行精神病的鉴定区分是完全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一直处在发病状态,完全不能认识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还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
如果是前者,可以完全免于刑罚,但是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监护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失的,除外.
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时,具有清醒的认知,处在未发病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完全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可以从轻,减轻,免于刑罚的.
顺便说一句.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用免于刑罚,关键在于精神病的程度是否达到难以认知,难以控制其行为.医学上的精神病的解释和法学上的解释是不同的,医学更广义一些,法律的解释是限制解释.
第一,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第二,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第三,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强制医疗。
如果是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在经过精神病鉴定为精神病人之后,就可以成为犯罪的责任阻却事由,也就是说,即使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符合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并且已经造成了相应的严重后果,但是却可以阻却违法,不负刑事责任。
-
精神疾病与民事责任的关系
241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精神病人判刑
417人看过
-
哪些刑事责任是精神病人应附有的
372人看过
-
残疾人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确定,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吗
319人看过
-
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能否逃避刑事责任?
322人看过
-
精神病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处罚精神病人注意哪些问题
480人看过
-
精神病免于刑事责任指的是哪些种类的病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2首先要进行精神病的鉴定.区分是完全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一直处在发病状态,完全不能认识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还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如果是前者,可以完全免于刑罚,但是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监护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失的,除外.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时,具有清醒的认知,处在未发病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完全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可以从轻,减轻
-
免于刑事处罚精神疾病的类型是如何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31绝对不包括,这些是心理疾病,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免除刑事处罚的是些依赖药物治疗的,本人无法自我约束的 犯案的时候是发病期,无意识的,才可以 在说了免除刑事处罚只是对于其本人的,所造成的危害 他的监护人还是要承担的。
-
精神病人法院判定为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61、精神病司法鉴定,结果为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那么不会构成犯罪。 2、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
-
被精神病人打了,精神疾病呢与刑事责任能力怎样认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5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又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精神病患者如何避免刑事责任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5-02-04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这些人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当精神病人犯罪后要求免于刑事处罚时,需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