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决工程款拖欠的法律建议
工程款拖欠纠纷的解决方法:
拖欠工程款不给可以先行协商,催告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协商不成的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就该工程拍卖价款受偿;或者承包人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就该工程折价款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
二、预防拖欠工程款可采取哪些措施
预防拖欠工程款的方式:
1.可以要求负有支付工程款的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垫资,作为工程的保障;
2.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拖欠工程款的法律责任;
3.可以邀请第三人见证或签订担保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垫资时的同类贷款利率或者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部分除外。
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
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拖欠工程款的管辖权归哪个法院
拖欠工程款诉讼的管辖权一般归开发商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二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n(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n(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
工程款拖欠多久会违法?拖欠工程款问题如何解决?
495人看过
-
近期工程建设拖欠款项的解决方法
280人看过
-
法律角度下的工程款拖欠解决办法
180人看过
-
拖欠工程款怎么处理,如何解决拖欠工程款纠纷
165人看过
-
如何在法律层面上解决工程款拖欠纠纷案件
386人看过
-
拖欠工程款长达十年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358人看过
-
如何解决土建混凝土开工拖欠工程款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301、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承包人可以据此主张优先受偿权,且此优先受偿权优先于银行的抵押权及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可以更好的保护承包人的利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
-
拖欠工程款怎么处理,如何解决拖欠工程款纠纷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1(一)工程款被拖欠解决方法一:行政措施 1、资金审查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因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的,也要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 2、项目审批 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严格遵守审批、审核程序,并委托在关咨询公司进行评估、审计,然后按
-
如何解决政府拖欠工程款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7处理政府拖欠的工程款: (一)与政府协商工程欠款,达成还款协议; (二)向追债公司寻求帮助; (三)要求政府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约担保; (四)向政府所在地或者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如何解决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8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首先在欠款人比较强势的情况下,被欠款人一般都会主动与发包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等进行协商解决,争取能够达成还款协议。在欠款人拒不支付工程欠款的情况下,部分被欠款人还可以选择请求追债公司的帮助,来协助要回工程欠款。 2、协商不成可准备相关证据及诉讼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起诉可以向工程所在地法院也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起诉的
-
水泥工程款拖欠10万如何解决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041、拖欠工程款时效是三年,自拖欠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