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即法益已经发生实际损害,此时,原则上各共犯人都是既遂,而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
犯罪结果尚未发生,即法益还没有发生实际损害,此时:
(1)如果有一个共犯人已经着手实施了实行行为,那么,对于其他共犯人来说,就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动放弃犯罪并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则该共犯人是犯罪中止,其他的共犯人是犯罪未遂。
(2)如果所有的共犯人都没有着手实施实行行为,即都还处于预备阶段,但是,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动放弃犯罪并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的,则该共犯人成立犯罪中止,而其他共犯人是犯罪预备。
注意:共同犯罪人中的中止情形是司法考试中的常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其成立条件。所谓共同犯罪人的中止,又称共犯的脱离,要求行为人不但自己自动停止,还要消除自己的行为对共同犯罪所产生的物理上或心理上的因果性。
1、共谋共同正犯的中止:
(1)有脱离共犯的意思,并向对方明确表示;中止意思被对方接受。
(2)谋划重罪或者主要提议者要成立中止,还要求阻止其他共犯人实施犯罪(采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许诺、报告警方等措施)。
2、教唆犯的中止:打消被教唆人的犯罪意图。
(1)在被教唆者着手前产生中止意思,并将该意思传递给被教唆者。
(2)教唆重罪或者实现承诺给予报酬的,还要求阻止被教唆人实施犯罪(采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许诺、报告警方等措施)。
例如,甲承诺给乙10万元让乙杀丙,先支付了5万元。在乙杀人前3小时,甲后悔,打电话告诉乙不要杀丙。乙在电话里说了一声知道了,就挂断了电话。3小时后,乙杀死了丙。甲、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共犯。
3、帮助犯的中止: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作用。
例如,甲按照丙的意思事先绘制了被害人乙家的别墅结构图,并标明财物位置,然后将图纸交给丙。在丙着手盗窃前,甲后悔,试图索回图纸。但丙声称已经撕毁图纸,甲便不再追究。事后,丙凭借该图纸盗窃了乙的财物。甲成立盗窃罪既遂。
再如,甲乙多次共同盗窃。某夜,甲乙又一起相约去某别墅区盗窃,但事先没有商量盗窃种类。甲在外望风,乙入室盗窃。过了一会,乙出来对甲说:没偷到什么东西,只有一把汽车钥匙,咱们去把车开走。甲很还怕,说:你偷你的,我不敢偷汽车。乙说:你不偷,那等我一会儿。甲仍然站在别墅门口,乙独自去开车库门,将车开了出来。乙叫甲上车,甲说:我走回去。乙说:我开车送你回去。甲说:你偷的车,反正跟我无关。于是,甲上了乙偷的汽车回家了。乙将甲送回家后,独自将车开走,低价卖出,得了12万元。对卖车款,甲分文未要。经查,被乙盗窃的汽车价值45万。甲乙成立盗窃罪的共犯,数额45万。甲是帮助犯,从犯;乙是实行犯,主犯。
4、共同正犯的中止:须消除自己的正犯影响,也即阻止其他人犯罪。
甲乙共同杀人,在实施过程中,甲欲放弃,如果甲也阻止了乙犯罪,则甲成立犯罪中止。如果甲没有阻止,乙既遂,甲也既遂。
-
共同犯罪案件中既遂与中止并存情形
441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296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哪些条件属于犯罪中止?
25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怎样确定犯罪中止形态?
44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具体都有哪些
171人看过
-
受贿罪有犯罪中止的情形吗
268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2023共同犯罪有中止情形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1共同犯罪有犯罪中止。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
-
犯罪中止的情形与犯罪未遂的情形有哪些不同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20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
-
抢劫罪的犯罪中止是哪些情形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4抢劫罪的犯罪中止形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和特点: 1、时间性:即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抢劫犯罪; 2、自动性:即必须自动放弃抢劫犯罪的继续进行。
-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有哪些类型,犯罪中止的情形及责任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5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有“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两种类型。(1)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身意志而放弃犯罪的行为,所谓出于自身意志,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身认识的主观因素,而非出于非主观因素的外在因素而自动放弃犯罪的。(2)在实
-
犯罪中止的形态有哪些情形,怎么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2犯罪人员在犯罪时,中止这类犯罪形态的即为自动放弃犯罪。对相关的犯罪情形主动中止,不再实施相关的犯罪活动的。我国的司法机关和相关的办案单位,对这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根据相关的案件进行办理,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