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以下的要件来判断夫妻之间遗弃罪是否成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我国《民法典》(2021.01.01生效)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造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一、夫妻之间遗弃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什么是遗弃罪,夫妻间有遗弃罪吗?
387人看过
-
遗弃罪是否涵盖夫妻之间的关系
86人看过
-
夫妻之间遗弃罪起诉条件有哪些
170人看过
-
夫妻之间是否存在遗弃罪的可能性
76人看过
-
怎么构成夫妻分居期间的遗弃罪
454人看过
-
夫妻怎么算遗弃
456人看过
-
夫妻之间的遗弃罪,夫妻遗弃罪怎么搜证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9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第四十四条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
-
怎样认定夫妻之间另一方遗弃行为的构成遗弃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
-
夫妻之间遗弃可以判什么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4构成遗弃罪需满足如下构成要件: (一)遗弃罪的客体要件 遗弃罪的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二)遗弃罪的客观要件 遗弃罪的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三)遗弃罪的主体要件 遗弃罪的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
-
夫妻之间能不能构成遗弃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3夫妻之间符合以下条件的,能构成遗弃罪:夫妻一方因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的。犯此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2022年怎样认定夫妻遗弃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夫妻之间遗弃罪认定标准: 1、夫妻关系存续; 2、夫妻一方患病或年老至无法独立生活,或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不包括身体力行而不愿意工作) 3、夫妻一方遗弃情节恶劣(明知上述情况还长期不照顾不给费用等等)